三位普通電影工作者登上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舞臺

2018-06-18 08:19:4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梁寧
■胡玉娥(左一)、張國輝(左二)、李樹德(左四)在開幕式上 本報記者 郭新洋攝

  昨晚,上海大劇院星光熠熠——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在此舉行。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貫徹新時代再出發的精神,不斷創新辦節機制,加強自主品牌建設,致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呈現了煥然一新的面貌。“永遠的畫面——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海報展”預展期間市民即踴躍參觀;電影節面向全球的參賽參展徵片,共有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3447部影片報名;電影節首日簽約成立了由來自29個國家的31家電影節機構組成的“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還將首次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周;約500部中外影片在全市45家影院展映,更是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烈反響;電影市場則吸引了各國電影機構的關注,參展的買家賣家數量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本屆電影節還進一步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力度,在市中心的市民活動場館和松江區舉辦面向廣大市民的公益惠民放映活動,一大批參賽參展影片將走出影院面向市民免費展映,海內外劇組也將紛紛登臺亮相,與熱愛電影的觀眾進行互動交流,各類社區放映和導賞講座更是此起彼伏。

  在昨晚的金爵盛典上,姜文攜金爵獎國際評委集體亮相,大導演、名演員、製片人一字排開,而台下也坐滿了名家大腕。除了遠道而來的著名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和克裏斯托弗·瓦爾茲等,昨晚舞台中心最耀眼的,還有三位最平凡、最普通的電影工作者。

  膠片修復師胡玉娥從事膠片物理修復已經35年了,至今已經修復了2000多部電影。由她帶領的團隊修復的《畫魂》等老電影,將在本屆電影節4K修復單元展映。“我的團隊一共只有四個人,上海也只有我們四個人在做這項工作。”她説,”膠片修復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房間裏飄散著刺鼻的異味,因為我們對膠片有愛,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我們會堅持,將修復事業傳承下去。”

  80後小夥張國輝從事的是電影字幕譯校工作,管虎的《老炮兒》、謝晉的《芙蓉鎮》《牧馬人》《天雲山傳奇》《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籃5號》的英文字幕,都出自他的譯筆。張國輝從小就喜歡模倣,曾夢想當一名演員,“演員演什麼像什麼,翻譯也要譯什麼像什麼。我在翻譯時常常會想像自己是主角,對著翻譯稿念臺詞。”張國輝説,現在每翻譯一部電影,他便覺得自己也是在參與一部電影的創作,感到很滿足。

  李樹德是原上海曹楊電影院的美工師,曾畫了近千幅海報。“畫電影海報,一般要先看電影了解劇情,然後千方百計地找資料,設計小樣,自己覺得滿意了,再正式開始畫,色彩、文字、排版等都要經過精心設計,每一幅海報都傾注著我的心血。”隨著時代的發展,手繪海報這個工種漸漸消失了。但這次,李樹德和他的同行們又為電影節特別繪製了《碟中諜3》海報,“影片裏選取了很多上海的場景,我是一個上海人,也是一個電影人,所以我想把這幅海報送給上海國際電影節,獻給愛電影的人。”話音剛落,掌聲再一次響起。 ( 首席記者 孫佳音)

  馬上評:城市的表情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昨晚舉行。從昨天上午起,連非中心城區的電影院也出現了滿座的盛況,大堂裏,影迷來來往往,不少人商量著下一場去哪個影院繼續赴電影之約。

  事實上,早在一兩個月前,影迷們就開始關心起陸續推出的上影節排片表;20天前就開始安排各自的觀影日程;2周前啟動搶票……在影迷的心中,上影節早就啟幕了。

  一年一度的上影節是集中展現上海文化品牌的國際盛宴,電影則是平凡生活中的精神加餐——雖然無緣當面見到心嚮往之的導演、編劇、演員本人,但是可以憑著他們的作品,將日常生活“點石成金”。無論遇到煩惱、挫折還是幸福,都可以在光影裏留下自己的眼淚和歡笑,感受生活的美好。

  電影讓城市流動了起來。人們奔走在去看電影的路上,連電影院旁的餐廳也被影迷加到了“攻略圖”中,影城周邊的小馬路一時成了停車“熱點”。雖然有些經典電影的臺詞早已爛熟於心,有些“小眾片”的細節也早已了然於心,但影迷們還是願意與同好在影院裏共襄盛舉……

  如果説坐晚班飛機回上海降落前的剎那,可以觀賞到上海的璀璨夜景,那麼電影則使上海這座城市有了生動的表情。(朱光)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