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三年 民樂市場中 他們在頑強生長

2018-09-14 08:03:55|來源:北京日報|編輯:于曉萱

  本週一(9月10日)晚的中山公園音樂堂,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三週年音樂會上演。臺上是一支近80人的大編制民族管弦樂隊,台下,北京民族樂團團長李長軍心裏在想:三年前我們只有二十幾人,現在這樂團裏有四十多人是我們自己的團員,其他都是從外團“借”來的演奏員。“明年我們爭取把樂隊的編制配齊。”他暗下決心。    

  這場演出是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三週年的音樂會,著名音樂家關迺忠創作的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首演。關迺忠是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北京人,懷著對故鄉的思念創作了《燕京八景》,內含“居庸疊翠”“薊門煙樹”“盧溝曉月”等八個樂章,表現了北京一年四季的景色。

  在演出界,遇到編制大型演出上演,團裏人員一時難以湊齊而向其他藝術院團借人,這種情況較常見。但對於成立剛滿三年的北京民族樂團來説,“借人”的經歷更像是“辛酸史”。三年前,隸屬於北京演藝集團的北京民族樂團成立,是全國首家企業化運作的獨立法人民族樂團,自負盈虧,當時團裏只有25人。“想辦大型音樂會,這點兒人根本不夠。”李長軍説。

  借人必然會提高成本。外借人員多,排練費也會增多,一天的費用過萬元。“再加上一場八萬元左右的場租,核算一下,如果票房不能覆蓋這些費用,一些團乾脆就不演了。”李長軍説,“但我們是北京的民族樂團,還要弘揚傳統文化,不能説不演就不演。”    

  三年來,北京民族樂團白手起家,委約作品、創排音樂會,先後推出《北方情思》《五行》《瘋狂動物城》互動體驗音樂會等多部作品,把傳統民樂演出與新鮮的表演方式結合,吸引更多年輕的民樂愛好者,同時也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北京藝術基金以及北京市財政相關政策的扶持。令他們高興的是,經過短短三年的努力,北京民族樂團的經營能力在北京演藝集團旗下院團的排名已經名列前茅。

  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伊始只有25人,第二年達到四十幾人,到了今年,算上行政人員已有56人。“三年我們多了31個人,還聘請了青年指揮張鳴做駐團指揮,這之前都不敢想,樂隊人都不齊,指揮來了給誰排練?”在李長軍的計劃中,樂團明年可以把基本的編制配齊,但他依舊把藝術水準放在第一位。(本報記者 韓軒)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