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電視>>正文

《魅力中國城》著眼“城中人事”獲《人民日報》點讚

2018-10-22 09:33: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于曉萱

  大足石刻守護者登臺

  我們常説,一群人造就一座城,城中“人”是城之魂。《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二輪競演火熱進行中,上週日(10月21日)晚,“石刻故里”重慶大足與“隴東糧倉”甘肅慶陽攜手,以自身豐厚的城市文化與故事,為我們上演了一場感人至深的雙城競演。值得一提的是,《魅力中國城》第二季通過深入挖掘城市裏的人物故事,將他們與城市精神、時代精神相連接,更獲得了《人民日報》的刊文點讚:節目呈現出“人與城”共生、共存、共融、共美的和諧關係,助推了城市文化氛圍與整體治理水準的提升。

  大足“雕像御醫”為石刻初心不改

  八年青春三十年陪伴五十年守護感動人心

  説到“文物修復工作者”,你也許會以為這樣高大上的工作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殊不知,這個神秘的工作群體早已走進了平凡人們的煙火世界。在重慶大足,就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將石刻視作一個個生命,他們就是站在手術臺上的醫生,用手中的刻刀一筆一劃,將自己的青春年華與千年曆史使命緊緊相連。他們身上所閃耀著的人性的慈悲,恰似那一句令人動容的詩“假使熱鐵輪,于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大足石刻中的千手觀音像價值巨大,被譽為‘天下奇觀’,千百年來,她曆盡了滄海桑田,慈悲雖在,容顏卻改,讓所有文物工作者聞之揪心。”登上《魅力中國城》,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痛心疾首地講述道,“我們的修復團隊利用了8年時間,共32000多個工作日,經過了上百次實驗,使用各種修復材料近2千斤、4.5×4.5釐米金箔150多萬張,終於讓這尊國寶中的國寶重現了昔日的華光!”

  文物的保護價值在於傳承,而這種精神的傳承離不開一群默默奉獻的“石刻守護者”,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將最好的年華獻給了大足石刻。現場,七位“石刻守護人”代表也應邀登上《魅力中國城》的舞臺,其中,有一位被大家親切稱作“郭老”的老人,叫郭相穎,是個十足的石刻“鐵粉”,一生對大足石刻心懷敬畏和熱愛,守護了大足石刻長達50年之久,甚至為了堅持自己內心的信仰與熱愛,他放棄了仕途,主動寫信言志,希望能留在這裡,繼續守護著讓自己深刻眷戀的大足石刻。

  我們常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郭老的生命中,“愛”是他最大的動力。據郭老回憶,自己曾在沒有測繪儀、照相機的情況下,通過一尺一寸地丈量,一筆一筆的勾畫,花了三四年時間,終於將寶頂山和北山的石刻畫卷繪製完成。“這個長卷畫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時候還起了很大作用。當時我展開畫卷給外國評委們介紹,大家都説大足石刻特別棒!因此我們在入選時也是高票通過。”談到這段過往,郭老臉上露出了少年般驕傲的笑容,“我被石刻的美所震憾,被它深邃的哲理所折服,所以才會去保護、研究、描繪,守護著它;有生之年,我都會一直守下去。”郭老説。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