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中國電影傳統獻上深沉致敬與回望

2019-06-18 08:23:32|來源:文匯報|編輯:于曉萱

  每一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都有一定數量的出自早期中國電影人的優秀作品,因各種時間節點或紀念專題而被加以集結,從早年的銀幕上“穿越”而來,帶著歷史的氣息,與當下的觀眾見面。

  20世紀初,電影作為“舶來品”流入到中國。在此後約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先後誕生了通常意義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代中國電影導演,共同構成了早期中國電影史。

  “第一代”中國電影導演,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逐漸形成規模,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邵醉翁、洪深、沈浮、任彭年、侯曜等。不幸的是,這一時期的電影膠片大多毀於戰火,留存下來可供觀賞和研究的樣本數量極少。

  “第二代”導演伴隨著轟轟烈烈的“左翼運動”應運而生,用電影追求民族進步、反映社會現實。代表人物有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袁牧之、應雲衛、陳鯉庭、鄭君裏、湯曉丹、張駿祥、桑弧等。

  與此同時,“第三代”電影人在這一階段積累的思想內涵和藝術追求,使得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後以有別於前兩代先輩的嶄新面貌登上歷史舞臺。代表人物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淩子風、謝晉、王炎、李俊、王蘋等。

  當然,早期中國影人還包含著編劇、演員、攝影、美術、聲效、製片、發行、放映等各個藝術部門和職能部門的工作者。他們在電影傳入初期摸索前行,不斷擴大“第七藝術”的表現領域和社會影響,是中國電影事業的開創者和先驅;新中國成立後,早期電影人繼續發揮能量,從未停止藝術實踐和探索,拓展了中國電影的新維度。他們的奮鬥和成就被載入影史,值得我們銘記。

  儘管斗轉星移,昨日仍能在修復中重現

  今年3月,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憑藉主題為“創生萬象,幕後為王”的官方海報驚艷四座,這張海報取材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動畫電影《大鬧天宮》,風格鮮明、重點突出,視覺上的靈動感與衝擊力,較成功地正向轉化為觀眾的印象分和期待值。《大鬧天宮》在我國幾乎是家喻戶曉,此次電影節放映了修復品質最高的完整版。這部創作于1961年的影片,可以説是中國動畫電影的代表作,更成為幾代國人童年裏的珍貴回憶。而它的導演之一萬籟鳴,則是中國美術片最早的奠基者。

  1926年,萬籟鳴和他的弟弟萬古蟾、萬超塵共同製作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技術和條件都十分局限的上世紀20年代,可以説是步履維艱。自此,“萬氏四兄弟“(包括小弟萬滌寰)成為當時中國動畫電影最重要創作力量,並長久地推動了國産美術片的發展。1930年,萬氏兄弟製作的動畫片《小紙人搗亂記》首次達成了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拍攝技術。1935年,萬氏兄弟製作的《駱駝獻舞》是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抗戰爆發後,萬籟鳴曾擔任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日協會理事,以動畫為武器,在觀眾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1941年,萬籟鳴和萬古蟾聯合導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瑰麗奇絕的視覺效果和妙趣橫生的情節之外,暗含著強烈的反抗侵略的精神,在當時引起轟動,票房收益超過了故事片。新中國成立後,萬籟鳴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擔任動畫片導演,1961年到1964年,萬籟鳴和唐澄聯合導演的《大鬧天宮》(上下集)問世,片長和放映時間都為當時之首列。影片在劇情、視效、美學、趣味等層面的高超水準,不但受到國人的喜愛,還輸出至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獲獎。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即將放映的,是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時間最長、內容最全的版本。

  曾經,在2014年,早期中國影片《盤絲洞》同樣作為“孤本”放映,成為當時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大盛事。《盤絲洞》由上海影戲公司在1927年攝製,是上世紀20年代流行的電影類型——神怪片的代表,導演但杜宇是20年代最早開始拍電影長片的電影導演之一,主演殷明珠(FF小姐)是風靡上海灘的第一代女明星。影片“失傳”多年後,在2014年3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自挪威國家圖書館迎回,上影節放映的拷貝則由挪威另外提供。同樣在2014年上影節展映的修復版《戀愛與義務》,由聯華影業公司出品、卜萬蒼導演,碩果僅存的拷貝來自中國台灣電影資料館。這部上映于1931年的影片,83年後再次重返上海,銀幕上的阮玲玉和金焰風姿依舊,而銀幕下則斗轉星移,令人感慨萬千。

  文學照亮電影,電影“照見”文學

  文學改編一直是電影故事取材的重要來源,很多文學家甚至直接介入電影劇本的創作,兩種文藝形態相映生輝,文學照亮電影,電影“照見”文學。

  今年展映的影片《家》,由陳西禾和葉明聯合執導,改編自巴金的同名小説。影片以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講述新舊社會力量的更迭和擠壓下,每個家族成員的人生境遇。陳西禾曾在大學任教職,自1938年起開始了電影創作和批評生涯,陸續擔任電影編劇、導演、評論者等工作。他曾應巴金委託而著手改編其小説《春》的話劇版,在對文字的理解和自身藝術素養方面都水準高超。他曾在1951年自編自導了著名的反映婦女解放的影片《姊姊妹妹站起來》,深刻揭示了新中國成立前北平底層婦女暗無天日的悲慘境遇,以及新中國對她們的救助和改造,具有厚重、深刻的社會價值。

  1956年,陳西禾再次改編並執導巴金的小説作品《家》,這是巴金最富盛名的著作,書中描繪的社會巨變中的年輕人群像,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電影版的《家》,對原著的反映較為忠實,又格外渲染了壓抑、苦悶、無從解脫的時代困境,從而強化“出走”“衝破”的迫切感。

  《陳毅市長》(1981年)由黃佐臨、傅敬恭、羅毅之聯合執導,改編自同名話劇,描繪了1949年上海解放後,陳毅同志出任新中國首任上海市長,如何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克服重重困難、建設新局面的過程。影片在當下的再度上映,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為了紀念黃佐臨先生110週年誕辰,曾經展映他執導的《三毛學生意》(1958年)和《腐蝕》(1950年),前者根據著名滑稽戲改編,後者則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説。2016年也適逢桑弧、水華、淩子風三位早期影人的百年誕辰,當時上影節推出“南腔北調”紀念影展,放映了四位導演的共8部代表作。其中,水華執導的《林家舖子》(1959年)、《傷逝》(1981年)分別根據茅盾和魯迅的作品改編;淩子風執導的《駱駝祥子》(1982年)、《春桃》(1988年)分別根據老舍和許地山的作品改編;桑弧的《不了情》(1947年)更是張愛玲首次擔任電影編劇的作品。

  2015年上影節展映的早期中國影人作品,在文學分量上也蔚然客觀。鄭君裏的名作  《烏鴉與麻雀》(1949年)由陳白塵、沈浮、王林谷、徐韜、趙丹、鄭君裏聯合編劇。石揮自導自演的經典影片《我這一輩子》(1950年)根據老舍同名小説改編。陳鯉庭執導的《麗人行》由田漢編劇。許幸之執導的《風雲兒女》(1935年)由田漢、夏衍編劇,這部影片中還誕生了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吳貽弓執導的《城南舊事》(1983年)根據林海音的小説改編。

  眾多優秀演員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動人形象,銘刻著國人在不同時代的精神風貌

  在大銀幕上領略不同時代的演員明星的魅力,總是為影迷所津津樂道。1962年,22位表演藝術家被評為“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他們是: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謝添、崔嵬、陳強、張平、于藍、于洋、謝芳、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他們的創作歷程,總領了上個世紀中國電影的表演藝術史。此外,在影史長河中,眾多優秀演員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動人形象,銘刻著國人在不同時代的精神風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觀眾,具有重大的人文價值。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建國70週年”為主題策劃了一系列各個歷史時期的優秀影片展映,其中也有數部由中國早期表演藝術家主演。在影片《家》中,可以看到孫道臨、張瑞芳、王丹鳳、魏鶴齡、黃宗英、宣景琳、范雪朋等一眾頂級早期電影明星的動情演繹,提升了影片的藝術等級。觀眾不僅能欣賞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張瑞芳、王丹鳳精湛細膩的演出,還可以領略宣景琳、范雪朋這兩位中國第一代女明星的風姿。1920年代起,她們就登上大銀幕,出演多部影片,受到影迷的追捧。宣景琳在1926年被評為上海灘四大女明星之一,范雪朋則是中國銀幕上最早的“打女”。鄭君裏執導的《聶耳》(1959年)也在今年放映,主演趙丹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男演員之一,自1932年開始參演電影,塑造了許多神形兼備的銀幕形象,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他在本片中的表演激情充沛、神采飛揚,極富感染力。盧玨執導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反特影片《羊城暗哨》(1957年)中,電影明星馮喆扮演公安人員王練,機智勇敢、氣度瀟灑,在當時風靡全國,是中國影史上最富魅力的公安形象之一。

  在歷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可以重溫中國早期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們經久不衰的銀幕魅力。2015年石揮誕生100週年之際,曾經展映他的代表作《我這一輩子》。近年來,上影節陸續放映由石揮主演《哀樂中年》《姊姊妹妹站起來》《腐蝕》,都能讓觀眾一睹這位上世紀40年代“話劇皇帝”的演技造詣。趙丹也是在上影節出現頻率高、觀眾緣很好的表演藝術家,他主演的名片《十字街頭》(1937年)、《烏鴉與麻雀》《麗人行》(1949年)、《聶耳》《林則徐》(1959年)等甫一開映,總是一票難求。2014年,阮玲玉主演的默片《戀愛與義務》和《神女》(1934年)修復後重映,銀幕上下的傳奇人生交織互文、引發轟動。重映《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萬家燈火》(1948年)、《烏鴉與麻雀》《麗人行》《舞臺姐妹》(1964年)等影片時,上官雲珠的風采和演技,時隔久遠卻依然打動人心。(作者:羅馨兒)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