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9-10-17 16:14:36|來源:金鷹網|編輯:劉欣

  湖南衛視音樂紀錄片《時光的旋律》(第二季):為祖國歌唱,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是中國這四十多年來不變的主旋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群眾遊行中,有一個方陣叫“希望田野”,背景音樂正是這首改革開放初期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青年歌唱家雷佳的兒時記憶裏,那時家鄉的廣播最常播放的就是這首歌,“新建的住房”“美麗的家鄉”“農民的汗水”“明媚的陽光”,簡單樸實的鄉村風光,唱到歌裏面卻特別有勁兒。後來她登上舞臺,曾多次演唱過這首歌。在雷佳心裏,“希望”一直是個內涵豐富的詞,需要更好地把握,她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曉光老師,陳曉光老師的回答讓她對一個村落充滿了好奇。

  《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現了改革春風帶來的蓬勃景象

  

  為了對“希望”有更具象的認識,雷佳跟隨曉光老師的指引,前往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村——小崗村。

  街道商鋪林立,小樓粉墻黛瓦,如今映入雷佳眼簾的小崗,是一個美麗宜居的村莊。路邊成片的田野,清新的稻香更讓她覺得心曠神怡。“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直到改革開放,才創造了中國碗裏裝滿中國糧的奇跡。眼前的一派生機,讓雷佳不由得想先請教一位“90後”的農業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在袁老眼中,什麼是“田野的希望”呢?

  袁隆平院士説:“在1960年前後有饑荒,吃不飽飯。民以食為天,所以説我們學農的,要義不容辭地把糧食産量提高。現在雜交稻在全國種植的面積有2億多畝,原來全國水稻的平均産量還只有不到300公斤,我們現在的雜交稻上了1100公斤。我們現在也在改變,不光産量高還要品質好,我們正在這方面努力。”在袁隆平院士心裏,農民朋友們以前的“希望”是“能夠吃飽”,現在的“希望”是“能夠吃好”。

  中國民歌、戲曲韻味和進行曲節奏相融合 歌曲洋溢著泥土氣息又富有時代精神

  

  此番探訪安徽鳳陽小崗村,讓雷佳內心充滿了畫面,充滿了更深層次的情感。然而,這首歌的曲子又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作者施光南老師雖已去世,但這位才華橫溢的人民音樂家,曾經在報紙上分享過自己的創作理念。施光南老師為《在希望的田野上》譜曲時,使用了山東、皖北、嶺南、雲南等地的小的音調,一段一分鐘的旋律,融合了七八種民歌和戲曲風格,大開大闔中又不失婉轉秀麗。這樣的技巧和眼界,得益於施光南老師豐富的采風經歷。

  1981年,中國音協在安徽舉辦演唱會,節目單上明確標明演唱會的主題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1982元旦前夕推出了合唱版《在希望的田野上》,當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點播率高達1500多次。為了便於人們傳唱,隨後又有獨唱版推出。優美歡快的旋律,詩情畫意的歌詞,這首歌不僅使海內外華人欣賞到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彩多姿,也讓世界認識了中國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高歌前進的新形象。

  什麼樣的歌才是好歌?陳曉光老師認為,每一個人對於好歌的審美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一條誰也不能違背。一首好歌,它一定要經受兩個檢驗,一個檢驗來自於人民大眾,另一個檢驗就是時間。“經典”不經受人民群眾和時間的檢驗,沒有經典。

  回顧這一路的心靈激蕩,雷佳發現在不同年代,對不同的人來説,“希望”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怎麼變化,通過勤勞獲得美好生活這種樸素的理念,卻從來沒有變過。這次再唱經典,雷佳將回到 “世世代代”生活、勞動和奮鬥的田野中,唱出所有奮鬥者的憧憬、堅持和夢想。

  今晚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時光的旋律》(第二季)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起聆聽青年歌唱家雷佳再唱經典。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