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盈瑩:所愛皆是光 演員正當時

2020-01-16 16:24:02|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武若曦

  見到藍盈瑩時,她正身著白色紗裙,在零下10度的片場拍攝廣告。每次導演喊“咔”後,她都熱情不減地哼著歌去看監視器裏的自己,再抽空和每位工作人員打招呼。

  隨著電視劇《精英律師》的熱播,藍盈瑩再次被推入公眾視野。從18歲到29歲,她是羞澀可人的仙女海棠,是隱忍剛強的庶女浣碧,是精明幹練的職場新人黃俐,是敢愛敢恨的急診科護士楊羽,是熱情開朗的都市名媛趙雯雯,是和影后章子怡一決高下的“大青衣”……出道十年,她用腳步丈量漫漫星途,而當一切角色的光環褪去,她只是——演員藍盈瑩。

  電視劇《精英律師》劇照

  你得是千里馬 才能遇見伯樂

  2010年的夏天,蟬鳴裹著燥熱的北京,位於南鑼鼓巷附近的中央戲劇學院人頭攢動,有人在尋覓千里馬,也有人正在成為千里馬的路上。

  剛剛排練完、背著大包小包服飾道具的藍盈瑩在學校食堂被一個陌生的聲音叫住,對方一上來就問,有個角色很適合你,願不願意來試試?“聽起來很像騙子”,藍盈瑩開玩笑地回憶到。但初生牛犢不怕虎,她還是去試了戲。就這樣,她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角色——電視劇《三十里鋪》中的安其娜。

  這是藍盈瑩演藝事業的開端,彼時,她只是中戲表演係的一名普通學生。

  導演滕文驥在了解了藍盈瑩的情況後,把她所有的戲份都安排在了週末。那段時間,每週五下課後,她都會擠上開往懷柔的公交車,花一個半小時到達劇組,準備一晚上,週六日連續拍兩整天戲,週日晚上再趕回學校,如此循環往復。

  彼時的藍盈瑩並沒有意識到,劇組配備有專門接送演員的司機,只要她提出要求,完全可以不用每週擠公交。“當時唯一想的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我就覺得坐公交便宜,1塊5就能到劇組,大家都方便。每週五下課的時候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將近十年過去,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藍盈瑩依然覺得內心滾燙。

  藍盈瑩接受“青年人·中國心”項目團隊採訪

  由於此前從未接觸過影視拍攝,當時的藍盈瑩對景別和走位都知之甚少,拍近景的時候常常動作幅度太大,“一笑就出畫”;拍遠景時又不知如何組織人物行動。她清楚地記得進組的第一場戲是演安其娜在院子裏面走,導演的要求是體現出人物活潑的性格,結果她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僵硬地圍著柱子繞圈,引得全組哄堂大笑。

  談及這樣的“黑歷史”,藍盈瑩似乎並不避諱。她一邊聊著,一邊模倣當年那個機械錶演的自己。在學校時,她就因為毫無表演基礎時常“鬧笑話”,甚至一上臺就笑場。為此,老師建議她多去飾演“鄰家妹妹”這一類較為簡單的角色——只需要安靜地待在某個人身邊,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那段時期對她而言是灰暗的,相較于不被認可,更痛苦的是感受不到表演的樂趣。

  “我覺得不能這麼下去,我就要去演層次豐富的角色,就要調動爆發力,就要去擊穿這個困難。”憑著不服輸的勁頭,即使依然會笑場,即使演技並未得到肯定,可她永遠都是第一個舉手要上臺表演的人。如今想來,她用“拼命”形容那時的自己。

  “你首先得是一匹千里馬,才可以吸引伯樂”,這是藍盈瑩一貫信奉的準則。從大一開始見組、試戲、演戲,在她看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拿到角色、證明自己,才是“正路子”。回首來路,她可以坦蕩地講“我從未走過任何捷徑”。

  沒有人能確保一路順遂,但總有人選擇一往無前。或許他們更願意相信,跨過崎嶇,就是光亮。

  藍盈瑩《甄嬛傳》劇照

  人藝考場上 我講了個冷笑話

  2011年末,《甄嬛傳》正在熱播,即將應屆畢業的藍盈瑩卻不得不面對求職的壓力。和很多表演係學生一樣,她決心報考專業院團。

  回憶起自己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錄取的經歷,藍盈瑩至今覺得不可思議。第一次面試時,由於太過緊張,她不敢直視考官,“我就看著他們頭頂上面一點的位置,告訴自己他們都是大西瓜。”

  人藝注重考察演員的“聲臺行表”,當時最讓藍盈瑩頭疼的是才藝展示的環節,用她自己的話説,初試和復試已經把自己所有能展示的“三腳貓”功夫都掏空了,包括唱歌、跳舞、舞劍,還有自學的滬劇……到了三試,考官問她還有什麼才藝可以展示,藍盈瑩被“逼急了”,使出了一項奇招——講冷笑話。而彼時台下坐著的,是藍天野、鄭榕等人藝老一輩藝術家。笑話講完,全場沉默,氣氛嚴肅,她趕緊給自己找了個臺階:“看,這就是冷笑話。”這件事後來成了人藝的招牌段子,此後幾屆考試中,總有人在才藝展示的環節講冷笑話。

  于藍盈瑩而言,人藝有著強大的磁場,就像浩渺的天空中永遠牽著自己的那根線,每次拍完影視作品回到劇院,她的內心就變得異常平靜和充盈。人藝的演員有個不成文的習慣,沒事的時候去各個排練廳串一串,開誠布公地和大家交流哪演得好、哪有問題,再泡上一壺茶,練字看書,聽曲彈唱,看戲演戲,每個人都保持著對角色和職業的敬畏。

  藍盈盈(左一)參演話劇《甲子園》劇照

  《甲子園》是紀念人藝60週年的一部大戲,聚集了北京人藝五代演員,被稱為人藝舞臺上的“全家福”。劇組年齡跨度之大,參演老藝術家人數之多、年齡之高,均為人藝歷史之最。剛被人藝錄取的藍盈瑩,幸運地成為了其中一員。

  但這部戲的第一次排練,就讓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有些驚惶失措。藍盈瑩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描述了當時的場景:當她扮演的90後小護士聶小玲手拿小冊子,從樓梯上“蹬蹬蹬”地走下來時,6個老師一齊“衝”上舞臺,指點她如何用話語和行為表現一個90後小姑娘的角色。

  “可事實上你才是臺上唯一的90後,當時內心會有不服嗎?”面對筆者的追問,藍盈瑩表示:“每一個老師的出發點都是為我好,所以並不會覺得不服氣。一開始我會想的比較簡單,既然我就是90後,那麼演好自己就行了。但正是通過這種討論,我才開始了解大家眼中90後的不同側面,這對我豐富人物的層次有很大幫助。”

  曾經仰視的前輩,如今成了同事,他們言傳身教,在平等交流業務的過程中,不斷滋養著這個90後姑娘恣意綻放的夢想。

  最近,藍盈瑩也在忙著準備人藝的年度考核——排練新話劇《日出》。面對影視劇演員和話劇演員的雙重身份,她坦言自己還沒有切換得特別自如,但她相信,經過不斷的經驗積累,自己可以更好地把握二者之間的分寸感。

  在舞臺上,她最享受的是自己的靈魂真正進入角色的時刻,但這樣的“合二為一”來得很不容易,用她的話説,甚至有些“玄乎”。“兩小時的話劇,演員能真正忘掉自己、融入角色的時間,或許只有10分鐘。但可能就是因為這10分鐘,讓我堅定了以後要好好當一名演員。”説這話時,她眼神堅定。

  藍盈瑩在片場

  很幸運 這輩子可以當演員

  2018年,藍盈瑩迎來了演藝路上的另一個高光時刻——《演員的誕生》。節目裏,她和章子怡共同演繹了《青衣》的片段,並用結尾處一顆將落未落的眼淚征服了觀眾。當被筆者問及,為何會對角色進行這樣的處理,藍盈瑩表示,所謂的“炸裂式演技”並不是情緒的宣泄,而是控制,她堅信“盈則滿,滿則溢,溢則損”。“當你不哭,但觀眾都哭了;當你在展現冰山一角的時候,觀眾能看到冰山下面”,這是藍盈瑩堅持的更高級的表演。

  就《青衣》而言,她認為自己飾演的“春來”與章子怡飾演的“筱燕秋”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春來有她自私的一面,她和老師搶戲。但我看過這個小説,我知道春來在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筱燕秋就像她的媽媽一樣,所以她們之間又有著真情,只是可能因為現實而不得不撕扯開來。”

  為了更好的理解春來的角色內涵和藍盈瑩的表演層次,筆者特意在採訪前夜請教了《青衣》導演康洪雷對春來這一角色的解讀。康導表示,作為第四代青衣,春來有著當代人的生活質感和思維邏輯,她不再像前輩那樣“人戲不分”,而是可以做到生活與戲劇分離。這是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也給所有人提供了思考的空間:我們究竟應該狂熱地癡迷自己的專業,還是與之保持適度的距離?

  藍盈瑩説,她會期待自己與角色的完全融合,但也會在心中設立一道防線。走上舞臺,她能快速入戲;大幕閉合,她又能及時抽身、回歸生活。她有著自己的愛好和規劃,唱歌、舞蹈、樂器、滑板、拳擊……她在微博發起“自律群”,堅持健身打卡和英語學習打卡。“相比之下,擁有健全的人格,帶著善意去看待世界更重要。”

  這一觀念的養成,源於她成長過程中不斷的自我較勁。在採訪中,藍盈瑩多次提到自己“不服輸”的性格,這與母親“女孩當自強,要拿前三名”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我從小就有個概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一定要在完成媽媽要求的同時,又能夠快樂地成長。”正因如此,她更懂得權衡專業要求和獨立人格的關係。

  《演員的誕生》—《青衣》片段

  欣于所遇,才能樂在其中。成為演員後的藍盈瑩變得愈發柔軟,她説這是角色生命帶給她的。“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這輩子可以當演員,每一個角色都幫助我成長,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裏體驗不同的人生,體驗到生命的寬度。”這也成為她繼續表演的動力。

  在她看來,演員最重要的就是人生閱歷,“最痛苦的不是碰不到好角色,而是角色來臨時,我的人生閱歷不能覆蓋這個人物。”當下,她開始更多地去看一些紀錄片,以期從中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她也開始思考“不會過時的好表演”究竟是什麼樣的,是高於生活的藝術處理,還是像紀錄片一樣回歸生活的真實狀態。藍盈瑩還沒有得到答案,但好在,她會帶著這樣的思考繼續走下去。

  對於未來,藍盈瑩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説故事的人”。她坦言,自己以後可能會做導演或者編劇,“我一定要做一個片子,來傳達和分享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而對於什麼是好的故事,藍盈瑩表示,好的故事並不是一味迎合市場,而一定要從自身出發,是帶著真情實感的、無限的、真實的、有力量的故事。

  前不久,藍盈瑩經導演顧長衛推薦,入選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的“星辰大海演員計劃”。所謂“星辰大海”,或許都是汗水匯聚成的美好願景,它們忽閃著微光,鑲雋在藝術的畫帛上,顆顆凝成珍珠,在日後風起雲湧的日子裏,穿過黃沙萬頃,一日千里。(張龍 蔣燁紅 鄒暢)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