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雙城首播

2020-05-21 08:55:47|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以上海援鄂醫療隊群體為原型創作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昨天19點在上海新聞廣播以及武漢音樂廣播首播。60分鐘的逼真聲效,帶領聽眾回首新冠肺炎疫情暴風驟雨般的來臨之初,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在武漢一線駐守生命防線的驚心動魄,展現了醫護人員的擔當與信仰。

  國家衛健委指派的上海援鄂首位“逆行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鐘鳴醫生昨天應邀作客電臺《市民與社會》節目演播室,作為該劇醫學顧問對話導演徐國春、演員徐梓嘉。回首金銀潭的一幕幕,這位“逆行”英雄不禁幾次熱淚盈眶,但他説:“當驚濤駭浪撲來,總要有立在最前面的礁石,去感知海嘯的力量,礁石不斷地接受拍打,去感知海嘯的力量,了解這種力量之後,我們就有可能應對它。”

  廣播劇播出後收到無數聽眾點讚,動人的留言迅速刷屏。“全力的抗疫,真情的流露,聲音的力量。鍾醫生的真實故事和廣播劇都太感人了……”“520,表白獻給可敬的你們!”

  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的創作歷時兩個多月,數易其稿、精心打磨。廣播劇以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重症醫學科護士夏曉燕為第一人稱視角,展開24小時的“生死敘事”。疫情的殘酷,讓很多生命匆匆逝去,留下了無盡的傷痛。“金銀潭的日日夜夜,最怕病人就這樣消失在眼前。”鐘鳴説,廣播劇中呈現的搶救場景非常真實,幾乎每晚都在金銀潭發生,“在24小時之內,病人從很清醒、能跟我們溝通交流,到有症狀惡化、突然去世,真實得可怕——一個活生生的與我們建立了感情的病人就這樣消失在眼前,這是巨大的挑戰和折磨。”

  其實,即便已經坐上了去往武漢的高鐵,鐘鳴都還沒有預感到後面的困難會這麼大。畢竟在醫院工作了20年,“生生死死經歷得多了,哪怕2008年在汶川也沒有那麼害怕,十分自信”,但抵達之後發現與預期“很不一樣”,“我們對新冠的了解太少”。鐘鳴説:“醫療隊遭遇到很大的困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我們把失敗、痛苦都總結出來,為國家治療指南的更新完善提供了依據,也使得後面的治療越來越有方向性,越來越準確。”

  這是一部向所有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的作品。面對未知的時候,每一個踏進紅區、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是在用實際行動展現對醫學事業的承諾。鐘鳴説:“這裡沒有振臂高呼的口號,有的只是堅實地踏出每一步。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看到了每個人身上的無畏精神。”

  劇本由俞霞婷和顏維琦攜手創作完成。“努力在劇中體現出一種希望之美。”俞霞婷説,“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無數醫者和患者身上的閃光點,也看到了很多絕望和無奈。萬物之中,希望最美。所以,永不言棄——這也是《金銀潭24小時》想傳遞給聽眾的勇氣和信仰。”好劇不是把大家帶到黑暗裏,而是帶過黑暗,在黑暗裏檢驗一遍,再回到光明。

  一批來自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技精湛的實力派演員擔綱主要角色的演播。著名話劇演員符衝擔綱男一號,演播上海醫療隊隊長周軍;劇中帶武漢話口音的獨白被孫毓才演繹得催人淚下;第12屆黃佐臨話劇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錢芳演播具有犧牲精神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沈欣梅;實力派演員吳靜在劇中演播一位內心複雜的患者女兒;年輕的90後女護士夏曉燕、即全劇的敘述者——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同為90後的主持人梓嘉挑起大梁。

  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武漢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聯合錄製,並獲得上海中山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大力支持。(本報記者 童薇菁)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