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燕趙大地 洞見歲月河山——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團隊工作紀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3-02 10:24:05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盧龍縣59線野外二維地震數據採集施工,我們六個人在樹林裏冒著大雪工作,雪落身上就化掉了,六個人身上都濕透了,依然在放線砸大夯進行數據採集,路上也都是泥巴,踩的鞋也濕透了。”這是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野外科研人員范強工作日誌中的一段描述。文字普普通通,卻道盡了工作中的艱苦與困難。

  【河北030101】踏勘燕趙大地 洞見歲月河山——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團隊工作紀實

  工作人員在野外作業

  到現場去搞野外考察,這是工程院科研人員的常態。針對國民經濟建設和防震減災事業的需要,他們奔走在城市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的第一線……很多人想像不到野外地震勘察工作的辛苦,科研人員經常需要負重長途跋涉,夏季面臨氣候潮濕、炎熱,蚊蟲叮咬,冬季又面臨大雪封路和極寒考驗。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2020年,時過霜降,寒意盡顯。由高級工程師邊慶凱帶隊的野外工作組十余人頂著寒風出發了,標誌著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承擔的唐山市灤縣—樂亭盧龍斷裂活動性鑒定及定位項目的正式啟動。

  邊慶凱是工程院的地質構造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地震地質專業,在河北省地震局從事地震地質研究三十餘年。作為工程院資歷最老、年紀最大的專家,在此次“灤縣-樂亭和盧龍-灤縣斷裂實測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邊慶凱始終走在全院的最前面。在野外工作的近2個月時間裏,他幾乎全程投身野外第一現場,參與負責斷裂的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特徵探測以及斷裂的定位等工作。

  2020年11月16日,在拐子山西側的王莊南探槽開挖時,邊慶凱下到深4米的探槽進行編錄,就在他全神貫注進行工作時,危險的事情發生了。只聽轟的一聲,腳下一震,距離他咫尺的部分探槽突然垮塌,邊慶凱險被壓埋。事後,其他人員詢問他“是否受傷”“要不要休息”的時候,他回答:“沒事,咱們繼續工作吧”。

  服務立院,實幹為先

  2020年機構改革以來,河北省地震局工程院成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張新東接任省地震局黨組院長職務,他表示想要幹好工作,得先有人才。“我的定位很明確,博士要思路,碩士要項目,學士要實幹。”公益二類的“特殊身份”,加上張新東這番頗有熱血氣息的“鼓動”,很快,工程院的“豪華”配置隊伍組建起來了,團隊12個人,僅高工以上就有8人,還包含了名牌院校的2名博士,5名研究生。

  “政府和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能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從工程院重組成立的那天起,在張新東的帶領下,僅僅過去一個月,工程院便中標“河北省灤縣—樂亭斷裂、盧龍斷裂活動性鑒定及定位”項目。2020年12月16日-17日,河北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中心分別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資料詳實、內容完整、結論可靠,同意項目通過驗收。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市委書記張古江專門聽取了項目內容彙報,對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

  “唐山這個項目是我們院的立院項目,大家無論如何要把項目做好。”張新東幾乎每天對項目組人員囑咐一遍,而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和團隊辛勤的付出。就在這份熱火朝天的幹勁下,“重新組隊”的工程院半年來就先後提供防震減災相關技術社會服務11次,合同金額高達2098.9萬元,為河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高效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

  防震減災,造福人民;踏勘大地,洞見河山。河北省地震局工程院這支隊伍,以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品質,在滿足河北省經濟發展需求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文/圖 張帥偉)

編輯:路晶森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