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

17 民惟邦本(中)


为什么求贤不容易?因为贤德的人没有私心,出来做官、做事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看领导者有无诚敬之心,辅佐这样的人能否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推广,使天下得以治理。

在齐桓公刚刚任用管仲治国的时候,管仲说:“贱不能临贵。”于是齐桓公就拜他为上卿,但国家还是没有得到治理。齐桓公就问:“我已经拜你为上卿了,可是国家还得不到治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贫不能使富。”齐桓公听了,就把齐国一年的税收都赐给管仲,然而国家还是得不到治理。齐桓公又去问原因,管仲说:“疏不能制亲。”于是齐桓公就把管仲立为“仲父”,尊之如父,又给他很好的待遇。最后,齐国大安,齐桓公也称霸天下。

孔子听到这件事,给了这样一句评论:“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所以,古人经常感叹:“世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孔子家语》中有一句话,唐太宗经常引以为鉴,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创下“贞观之治”,是因为不仅自己经常听这样的劝谏,还经常用这样的话教导太子。

《晏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齐景公到麦丘去游猎,见到一个当地人,就问他:“您高寿啊?”这个人回答说:“我已经八十五岁了。”齐景公听了之后说:“真是长寿!给我说一句祝福的话吧!”这个人就说:“祝君长寿,祝您的寿命比国家还长!”齐景公听了说:“很好!再说一句祝福的话吧!”这个人说:“祝君主的后代子孙都长寿,都像我这么年长!”齐景公又说:“说得很好!再说一句祝福的话吧!”结果这个人就说:“使君无得罪于民。”齐景公听了之后就有点奇怪了,他说:“确实有下民得罪于君主的,这是可能的。怎么还有国君得罪于百姓的呢?”晏子在旁边听到了,就不失时机地说:“国君您说错了。请问像夏桀王、商纣王这样的暴君,是君主诛杀了人民,还是人民诛杀了君主?”这一句话说得很契合时机,齐景公一听就说:“寡人过矣。”他把麦丘赐给了这位年长之人作为食邑。

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齐景公,他们对于贤才,不仅非常尊重,委以重任,而且还非常愿意听他们的劝告。这些贤德之人的可贵之处,就是教导君主要经常对百姓施以恩惠,不要过分地役使民众。这都是从根本上教导君主国泰民安的道理,而非技巧和枝节上的指导。

《贾子》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君王的根本。在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汉书》记载,在周初的时候,大概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也就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役使民众非常轻微,每一年百姓服徭役不超过三日,国君有很多的财富用不尽,国库还很充实。但是秦始皇统一以后,他让这一千八百个诸侯国的人民来奉养自己,人民筋疲力尽还服不完劳役,财富用尽了还供不上他的需求。为了供养秦始皇一个人,天下的人都很辛苦,可还是不能令他满足。疲劳的人得不到休息,饥寒交迫的人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无辜被判死刑的人没有地方去上告。人人与他结怨,家家与他结仇,所以天下就这样败坏了。然而,秦始皇居于灭绝之境却不自知,因为“天下莫敢告也”。天下人为什么不敢告诉他实情呢?因为他没有养老的恩义,没有辅佐的臣子,没有敢犯颜直谏的士人。他骄纵恣意地实行诛杀,贬退了提出批评的人,杀戮了犯颜直谏的人。臣子们吓得战战兢兢,苟且地投其所好以求能够容身,比喻他德行的时候,就说比尧、舜还贤明;称赞他功劳的时候,就说超过了汤、武。这个典故告诉领导干部,重视人民,必须让人民说话,要能够使下情上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