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風雨逐漸吹到沙特身上

2016-01-04 08:23:06|來源:環球時報|編輯:王瑞芳

  沙特內政部2日通過國營電視臺宣佈該國司法機關當天處決了47名觸犯恐怖主義罪的人,並展示了他們的照片。被處決者中包括沙特什葉派知名宗教人士尼米爾,這遭到國際輿論的批評,尤其引來伊朗方面的強烈反應。

  伊朗官方猛烈譴責沙特處決尼米爾,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宣稱沙特將遭到“報復”。部分伊朗民眾憤怒之下衝擊了沙特駐伊使館,後被警方驅散。美國歐盟也都公開批評沙特,認為其這樣做有加劇地區教派緊張的危險。它們還談到人權和言論自由。

  沙特和伊朗分別是中東地區遜尼派及什葉派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是兩派事實上的“領袖”。沙特是美國70年的盟友,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成為美在中東的敵人,但中東時局已變,美國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導致美伊關係緩和,而沙特與美國同盟的根基有所鬆動。沙特對伊朗崛起、油價下跌、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無望乃至與美關係疏離都有焦慮感,表現出想要增加在阿拉伯國家影響的強烈意願。

  然而不管怎麼説,沙特同西方的關係要遠遠好于伊朗同西方關係。如果處決尼米爾沒有引發實際的嚴重後果,估計美歐對沙特的指責也將不了了之。

  沙特處死在該國公開反對王室的什葉派知名宗教人士,是其力圖保持強勢地位的信號。沙特是世界第一産油大國,總體上不缺錢,缺的是安全預期。此外,“伊斯蘭國”主張的極端的意識形態——瓦哈比主義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外界有很多關於沙特與“伊斯蘭國”關係的議論,這讓沙特很不悅。

  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和麥地那都在沙特,這使它有了先天優勢。石油又帶來鉅額財富,沙特推動石油貿易同美元掛鉤,從而保證了沙美關係的基本穩定。阿拉伯之春搞垮了多個國家政府,敘利亞和也門陷入內戰,沙特也曾出過鬧事的苗頭。雖與西方關係不一般,沙特王室也不敢“懈怠”,它對干預也門及敘利亞局勢都很熱心,但政治和教派這兩個線索經常在沙特的對外政策中打架。

  很多中東國家對於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很難厘清,一些挑戰的性質含有多元色彩,而且相對那些大的影響來説,那些國家都顯得弱小。多數國家隨波逐流,有的不甘心,試圖主宰自己的命運,但又要與外力取得某種平衡,搞得更讓人看不懂。

  令人擔心也遺憾的是,在世界各個地區都有經濟建設進展的時候,中東的矛盾與衝突卻層層疊加,看不到走向緩和的曙光。中東雖有大量石油天然氣,但那裏有可能被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甩掉,加劇實質的落後。

  像中東教派衝突這麼大的問題,西方基本不管,中東內部更無力自行消化。這個問題還被地緣政治化了,與反恐、打“伊斯蘭國”纏繞在一起,在一些國家內部它也是噠噠作響的定時炸彈。

  德國媒體援引西方人權組織的數據稱,沙特去年1月至11月處決了至少151人,這是該國近年來最多的。接下來要看沙特的運氣了,它是否能安撫國內什葉派民眾,是否能不被西方“盯上”,以及伊朗是否發泄一下憤怒就過去了。由於美國對中東石油依賴的減少,沙特今後很多事大概要自己爭取了,而這種調整並非很容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