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桅:中國經驗塑世界共同繁榮與可持續發展之勢

2017-05-11 17:04:4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10日在北京表示,之所以那麼多國家願意參加“一帶一路”,首先是中國有多重身份,如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金磚國家,第二大經濟體,其次是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從金融危機到現在超過三分之一,是美國的兩倍以上,中國的動能很足。

  圖片默認標題

  王義桅在研討會上發言。 攝影:杜軍帥

  在當天由國際在線主辦的“‘一帶一路’建設:成就、機遇與前景”中外專家主題研討會上,王義桅説,越來越多的國家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分享中國的三大經驗——改革開放、工業化和脫貧致富。他指出,發達國家的全球化更多是搞重新調整分配,而中國的全球化方案是抓生産,“首先蛋糕做大了,才能更好地促進全球化往前推進。‘一帶一路’是實體經濟的全球化,是包容性的。”

  他説,“一帶一路”將中國改革開放的邏輯從“中國向世界(主要是發達世界)開放”到“世界(尤其是沿線國家)向我開放”轉變,推動了世界的開放,尤其是南方國家之間的相互開放。“一帶一路”正在倒逼沿線國家的改革和國際體系變革。比如,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每三個月都到蒙內鐵路和蒙巴薩港建設工地去視察,學習中國領導經驗。國際層面,正如亞投行效應所顯示的,亞行、世行都因為亞投行“高效、綠色、廉潔”的高標準而不得不做出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也因為人民幣國際化而悄然變革。“一帶一路”正在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構,推動全球體系改革。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閃富,通網路”,成為中國脫貧致富經驗的鮮明總結,日益流行於世。“再窮不能窮教育”,中國注重義務教育和培訓,阻止貧困的惡性循環。中國因此創造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將7億人脫貧致富的奇跡,為世界脫貧貢獻率超過七成。精準扶貧、開發性扶貧,扶貧與脫貧的結合,這些經驗對世界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王義桅説,中國的上述經驗,集中體現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于綠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絲綢之路建設中,很大程度上將避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先污染後治理”彎路,塑世界共同繁榮與可持續發展之勢。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