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記者手記:進步和傳統之間——探訪貴州惠水縣

2017-06-30 16:34:3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2.100.100.3-temp-9500041-1-9500041_1_1_fcfdf4d1-c42f-4cdc-be21-269aa8aad13f_副本_副本

意大利記者探訪貴州惠水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Piero Cellarosi、翻譯吳婷):大約十年前,我第一次來到貴州。那時候我和一位在出發前幾週才相識的意大利攝影師一同從北京啟程。我們決定來貴州,是因為亞歷桑德羅——如今已成為我的好友的他——一直以來都有的一個夢想:通過自己的鏡頭講述中國所有少數民族的故事。我立馬喜歡上了他的計劃並且決定幫助他,儘管當時我們才認識彼此不久。擁有著眾多少數民族和展現在明信片上的美麗風光的貴州,在我們看來,似乎是這段探索不錯的一個起點。我負責組織這段旅程,包括選擇前往哪些村莊。事實上,我們兩個人都不清楚我們將會遇到些什麼,當然,也未曾預料到會對這個地方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我們來到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一個與平常熟悉的世界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這裡的生活儘管在很多方面都困難一些,但卻以一種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節奏流動著。我們對這個地方的印像是,所有的一切都在慢節奏的進行著,與大城市相比少了繁忙,這使得這裡的人們在某種意義上比我們更加的“富有”。在這之後,我們在北京和意大利各地組織了幾場攝影展,將其命名為“Miao e Dong – Un mondo in slow-motion”(苗和侗——慢動作的世界)。

  大約十年後的今天,我再次來到貴州。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織的這次採訪活動中,我可以探訪以布依族、苗族和水族為主要少數民族構成的黔南地區。

  剛從貴陽龍洞堡機場出來,我就立刻發現了很多與上次看到的不同的地方。在我們前往酒店的路上,我的注意力被許許多多用來興建基礎設施的建築工地所吸引:一系列的混凝土支柱從綠色山丘間拔地而起,它們很有可能是用來建造新的高速公路。

  驅車到達惠水縣後,我注意到這裡的房子幾乎全都是新建的。現代的公寓樓、平鋪的道路,江邊被霓虹燈點亮的步行道和美食街:所有的這些似乎都與我和我朋友在十年前拍攝到的情景不一樣。

  6月29日早上,我們很早從酒店出發前往一處新建居民區以及它附近配套的工業園區。這些住所的特別之處在於,裏面的房屋都是用來分配給之前居住在該州貧困地區的民眾。約1900戶之前居住在偏遠地區破舊房屋裏的人家搬進了新建的公寓樓。作為脫貧攻堅的一個項目,易地扶貧搬遷著重落實搬遷對象的就業、就學、就醫問題。

  在一棟公寓樓的外墻上印有紅筆寫成的“各族一家親,共築中國夢”的字樣。在這裡,搬遷過來的居民可以居住在現代化的並完全裝修好的房屋裏,只需要支付極低的一筆費用。對於年輕人來説,這種改變更為便利,他們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的機會將大大增加。但對於老年人來説,他們一開始對於這種改變是有些不情願的:年紀大了,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儘管現在的生活與之前相比更加的舒適,他們之中仍有人還願意像之前一樣在土地上勞作。

  我們下一站來到了由HTC出資興辦的盛華職業學院,這所職業培訓學校坐落于新近建成的以處理信息、互聯網和大數據為專長的工業園區內。大約4000多名學生進行著不同的職業培訓:除了學習英文,學生們還會學習到如何刺繡和蠟染,推動他們民族特有的手工藝製品的發展。在這些課程裏,還會借助到虛擬現實的手段。例如,有一台機器可以讓學生在學校的實驗室裏學會對汽車零件進行噴漆,只要他帶上VR設備在電腦上進行模擬操作。

  下午,我們參加了一場由當地政府組織的文化活動,這場在農曆六月六舉辦的活動正值當地著名代表民歌《好花紅》進京60週年。在來自於不同民族的當地農民觀眾面前,年輕的舞者和當地的音樂家穿著傳統服飾在臺上演出。整場表演令人愉快,更為有意思的是,在這期間可以看看傳統是如何試圖跟上時代的步伐和適應時代的進步的。

  在一天的採訪即將結束之際,我遇到了兩位七十來歲的苗族老媽媽:儘管一開始這兩位老媽媽有些靦腆,她們還是與我一起合了張影,讓我開心的是,她們還即興演唱了一些苗族傳統歌曲的片段,並且邀請我們明年再過來去她們家玩。

  在這次從北京出發之前,我或許有些自私地希望能再找尋到十年前和我朋友來到這裡發現的那個“慢動作的世界”。儘管我非常清楚地知道發展帶給人們生活的好處,例如政府分配給農民的嶄新公寓用以改善生活條件,但我仍然也知道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還有人願意保持與現代的大城市不同的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過,我也明白,阻止進步的想法是錯誤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前往未來的道路上保護好過去幾代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