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知識付費還得洗牌

今年以來,互聯網上知識付費産品的用戶數量和銷售額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是,隨著知識付費産業的火爆,對於其種種問題的質疑之聲也越來越大。支持者認為知識付費將是下一個“神話”,而反對者乾脆認為它是“騙局”。

 

實際上,為知識進行付費不是一個新生現象。傳統意義上的媒體行業、出版行業、教育行業、諮詢行業,包括學者和學生們幾乎天天都在用的論文查詢網站和圖書館服務,都可以算是廣義上的知識付費行業。只不過有些行為使用者直接付費了,比如買書或者接受培訓,而有些行為是其他人幫你付費了,比如媒體閱讀或者論文查詢。這一行業本質上是一個普遍而常見的行業,只是隨著這一輪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社會結構的變遷,被賦予了新的特點。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實際上大大降低了知識分享的門檻。過去知識分享是一個門檻高且領域相對狹窄的行業,能夠進行知識分享的人,只能是知識的生産者或者專業的分享者。但是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聯結到大量的潛在用戶,多麼小眾的領域都可能存在巨大的“長尾需求”,每個人都能利用自己的知識盈餘進行分享。但是,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也造成新興知識分享産業出現了産品品質良莠不齊,高品質産品稀缺;宣傳包裝過度,過分依靠明星或者盲目貼熱點;以及産品過多,選擇困難等問題。許多人覺得,付費了但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或者面對想花錢都不知道選什麼好的困境。

 

所以,這個産業要想向著更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必然會經歷重大洗牌。洗牌後,未來的知識付費行業或許只能留下一兩個平臺,其他知識輸出方只能在這些平臺上生存。平臺會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精準匹配知識分享者的産品和客戶需求,保證客戶找到有用的産品,而知識分享者找到能夠“聽得懂的人”。同時,平臺要想做出聲譽,就必須對知識産品嚴格評估。而知識産出者要想生存,必然會朝兩個方向分化:一個是部分知識生産者會走向更垂直、更深度的道路,在某一領域深耕細作,保證自己提供的東西“有用”是他們的生存依靠;另一個是部分知識生産者會走向泛娛樂化的道路,他們提供的東西主要用於陶冶情操,擴大見識。保證自己提供的東西“有趣”是他們的生存之道。總之,所有的知識生産者都必須提供更專業、更聚焦、更精準的産品。

 

知識付費的興起是客觀事實,這個行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會導致行業內部快速迭代與不斷洗牌。但我們應以包容、開放的心態一起期待這個行業越來越好。(作者是盤古智庫理事長 易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