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我當導演就是為了拍科幻電影

2019-03-18 07:56:07|來源:齊魯晚報|編輯:梁寧

  我當導演就是為了拍科幻電影

  佈置地下城場景

  截至3月14日,《流浪地球》票房達到46.16億,不僅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二高的電影作品,也是近一個多月最受關注的文化現象。《流浪地球》為什麼出現在當下並受到歡迎?它的嘗試是否為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開啟了一扇大門?中國科幻電影相對於好萊塢處於什麼水準?3月13日,《流浪地球》導演、從山東走出去的電影製作人郭帆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暢談《流浪地球》製作的臺前幕後。    

  票房過10億時松了口氣

  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郭帆剛從美國回來,目前《流浪地球》正在北美地區上映,他參加了影片在美國部分場次的影迷見面會。目前《流浪地球》在北美地區的票房達到580萬美元,是近年來華語片在該地區的最高成績,“一開始在64家影院上映,現在大約是100家,主要是華語觀眾,反響還是比較好,上座率都在90%以上。”郭帆介紹,《流浪地球》的非華語觀眾相對較少,“美國觀眾的觀影習慣是不看字幕,而咱們的《流浪地球》以中國普通話為主要語言,非華語觀眾接受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

  即使不算在北美地區的優異成績,《流浪地球》已然“火了”,郭帆表示,影片確實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我個人沒有‘火了’的感受,生活和心態上也沒太多的變化,因為之前《同桌的你》上映時有類似的經歷,所以這次會平淡很多。只是《流浪地球》票房過十億的時候,我松了口氣,這個時候影片基本保本,不虧錢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有機會做後面的項目。”

  郭帆承認,在《流浪地球》上映前自己非常忐忑,有一場點映是針對科幻界的知名人士的,包括小説原著作者劉慈欣在內。那場放映,郭帆是在影片開場熄燈十分鐘後才溜著墻邊兒悄悄進去,坐在角落裏,暗中觀察大家的反應。

  郭帆的忐忑,源自於《流浪地球》的來之不易。從籌備到上映的四年間,《流浪地球》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困難,各個方面都有,甚至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項目差點夭折。但在郭帆看來,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於信任,一開始這個項目的團隊只有兩個人,來自外界的審視都帶著懷疑的意味——為什麼是你?你有什麼能力?你能不能做好一部科幻片?一切都靠一點點的努力去證明。從故事大綱到劇本,從3000多張概念設計到8000多張分鏡頭畫稿,一個關於電影的大致雛形逐步清晰,慢慢讓合作夥伴建立起了信心。團隊人員也從兩人增加到最後的7000余人,共同完成了這個項目。

  《流浪地球》到來正逢其時

  出生於1980年的郭帆是山東濟寧人,《流浪地球》並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011年,郭帆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李獻計曆險記》上映,並於次年獲得第16屆韓國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但影片票房並不理想。2014年,郭帆執導的第二部作品《同桌的你》票房大賣,同年影片獲得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和第10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

  從《李獻計曆險記》到《同桌的你》再到《流浪地球》,郭帆的成長非常明顯。郭帆説,在《李獻計曆險記》上映後,他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改進,寫了三萬字的總結,提醒自己在之後作品中著重考量觀眾需求和藝術追求之間的平衡點,“在《李獻計曆險記》中,我創作的自我表達算是比較多的,到了《同桌的你》,自我表達可能不到一半。《流浪地球》中自我表達可能佔比不到一成,但也可以説自我表達和觀眾需求融合在了一起,兩者統一得比較好。”

  在郭帆看來,在觀眾需求方面,《流浪地球》或者説科幻片在2019年到來正逢其時,“從屬性上講,科幻電影和其他類型片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它和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説前段時間中國玉兔登月,證明了我們的科技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觀眾看到電影裏的中國宇航員和空間站,才會有信服感。”

  《流浪地球》中有許多具有中國文化特徵的設置,“電影有很多中國式的情感元素在裏面,比如父子關係。當然,我們也在電影中建立了一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比如最後救援任務的完成,其實是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參與。”

  郭帆説,文化表達上的差異,是中國科幻電影和好萊塢大片的本質區別,“我們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民族,而西方是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我們對土地的那種深厚的情感與西方是不同的,所以影片中才會出現帶著地球去流浪的設置;第二個是集體主義精神,發動機壞了,不是超級英雄來救援,而是無數個救援隊出發集體行動。”

  相比好萊塢有差距但應該自信

  “對於我本人來説,我一直是想拍科幻類型的電影,我當導演就是為了拍科幻電影。”郭帆説,他的第一部電影《李獻計曆險記》就是一部科幻電影,但促成《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科幻電影的,一方面是劉慈欣的原著,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嘗試更完備的工業流程,“2014年,我們幾個導演去美國學習,看到了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在電影工業化方面,打個比方説,我們還是手工作坊,但是好萊塢的工業體系已經達到了産業化。而做科幻電影,可以很好地歷練這種工業流程,從美國回來後,我們這幾個導演都在嘗試做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的成績有目共睹,不過郭帆很清醒,不管是科幻片還是整個電影工業,華語電影同好萊塢差距明顯,“從拍攝和實際製作而言,我們還存在25到30年的差距。當然,因為現在的全球化、互聯網的發展和新技術的使用,比如3D列印、VR技術等,我堅信我們可以通過十年的時間來追趕。我們的後期特效與好萊塢也存在著10到15年的差距,目前只能夠達到他們的中游水準。”

  儘管與好萊塢差距明顯,但《流浪地球》的標本意義依然不小,影片有75%的特效是由國內團隊完成的,另外25%是韓國和德國的團隊完成。“我們從海外團隊中學習了很多經驗,也利用他們的成果來激勵我們國內的團隊。”郭帆説。

  之前業內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觀眾對好萊塢和中國科幻片的寬容度不一樣,對本土科幻片的寬容度相對低一些,認為這是國産科幻片難拍的另一原因。對此,郭帆表示自己並沒有太受這方面的困擾,“其實在《流浪地球》之前,整個電影市場國産片佔比已經超過6成,高於好萊塢製作,這樣的比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國産片包括國産科幻片都應該自信。”( 本報記者 倪自放 )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