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3月31日在北京開幕。在以“車路城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為主題的第三屆雙智論壇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岑晏青表示,發展智慧交通已進入如何依託真實場景實現真實成效的新階段。
當前,交通運輸的發展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領域,創新的實踐日益活躍。智慧交通正在成為重塑全球交通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變數之一。社會各界已經形成的廣泛共識是:智慧交通將會讓出行更便利,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
岑晏青表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已經進入如何依託真實場景實現真實成效,讓人民群眾有真實獲得感和滿意度的新階段。特別是自動駕駛,一定要從技術的展示轉向應用的示範,更好地實現交通運輸的本質目標,也就是實現人和物的位移。這裡所説的“更好地實現”就是要比現在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加高效、更加經濟地實現人和物位移這個交通運輸的本質目的。
交通運輸部與科技部聯合印發的《交通領域“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一共部署了六項科技工程,智慧交通的先導應用試點工程是其中之一。去年啟動了第一批智慧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工程,緊抓的兩個字就是“真實”,立足真實的業務、依託真實的場景、解決真實的需求、形成真實的模式。
岑晏青介紹,在自動駕駛方向上,交通運輸部一共部署了14項試點任務,從去年8月到現在,各項試點任務進展都非常順利,有一些項目已經提前達到了預計的運行規模目標。在試點的組織中充分感受到了創新主體的熱情。14個試點項目有近百家單位參加,國內智慧交通領域頭部企業和主要研發機構基本都在其中,從場景的分佈來看,城市出行最為集中。北京、上海、蘇州、鄭州、廣州等城市積極開展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智慧公交、自主泊車、無人配送、無人售賣、無人清掃等應用。這充分展示了智慧交通的力量和作用,而這種力量正在悄然地改變城市生活和工作方式。
今年,交通運輸部計劃繼續在自動駕駛方向組織開展第二批智慧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工程,將更加注重應用的系統性和經濟性。自動駕駛的技術不僅僅是車輛的自動化技術,還包括道路的智慧化技術、車路協同和交通運行的管控等技術。經過幾年的實踐,已經發現比如像通道的智慧物流、高速公路的“準全天候通行”等具有真實的社會經濟效益的這種場景。先導應用不僅要驗證技術的可靠性,更要找到可行的運行流程、管理機制和商業模式,形成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岑晏青表示,“我們也將會更加注重用戶的獲得感,前沿技術的發展中常常會遇到技術的供給方一廂情願,但用戶又不買賬的‘一頭熱’的情況。要讓研發單位和用戶坐到一起,一個場景,一個場景的攻關、落地,只有用戶認可,産業才能健康可持續地發展。我們將繼續以真實的應用場景為牽引,紮實地推進智慧交通的發展。”(文:楊曉紅 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