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4月1日舉行主題為“加速電動化轉型 促進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的國際論壇,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發表視頻演講稱,沃爾沃汽車在可持續領域的努力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前瞻、節奏、協作。
袁小林表示,新能源汽車在過去幾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目光被集中在産品、銷量、滲透率、電池技術等話題上。這些話題的確都非常重要,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推動整個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除了産品和市場以外,配套設施、産業協作、政策機制都將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圍繞汽車展開,但也絕不僅于汽車行業。所有利益相關方都應該以更長的視野和更寬的視角加強探討和協作,摸索融合發展方式,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這個最終目標。
沃爾沃汽車在可持續領域的努力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前瞻、節奏、協作。
2017年,沃爾沃率先提出了全面電氣化戰略,拉開了整個汽車行業電氣化轉型的大幕。隨後,進一步明確了到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2040年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杆企業這兩大戰略目標。回顧整個汽車工業發展史,沃爾沃汽車始終在可持續領域敢為人先。早在1945年就已經開始利用再製造零部件進行汽車生産,70年代發明的帶氧傳感裝置的三元催化器,更是將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排放減少了90以上,是全行業可持續努力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所有這些前瞻反映的是近百年來沃爾沃一以貫之的對環境的珍視、對自然的尊重。反映的是沃爾沃用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景。如果説前瞻是A面,那麼節奏就是沃爾沃可持續發展努力的B面,兩者相輔相成。
2021年,沃爾沃實現了全係車型電氣化,2022年全新純電旗艦SUV沃爾沃EX90正式發佈,開啟電氣化轉型新時代,未來每年沃爾沃都有全新純電産品面世。保持節奏的內核是務實和理性的心態。“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廣受關注,發展過程大開大闔,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遵循基本的商業規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還是要有一些長期主義的態度。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袁小林表示。
協作,是沃爾沃汽車可持續發展的底色,中短期目標是到2025年每輛汽車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降低40%,並降低整個價值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袁小林表示,這個目標涵蓋了從研發、生産、物流到銷售的整個價值鏈,這其中將上下游合作夥伴充分整合形成合力尤為關鍵,“2021年,我們發起了中國汽車界第一個可持續發展科技日,搭建了一個和供應商夥伴高效交流的平臺。我們還在以中國為核心的整個亞太地區推出了“2025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行動”,鼓勵和推動供應商在2025年之前完成實現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袁小林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實現路徑。回顧這些進展,最核心的體會就是可持續發展需要形成的高效體系能力。李書福董事長之前談到,新能源汽車正在圍繞綠色、環保、節能和可持續,實現整個生態鏈的體系建設。從沃爾沃的實踐來看,這個體系除了之前提到的建立上下游協作機制以外,企業如何建立整體性的可持續戰略,全世界如何圍繞新能源汽車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也是關鍵的組成部分。
從企業自身而言,要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絕不僅于電氣化産品和技術的創新,同時還要關注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再製造,以及減少生産過程中浪費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整體性的可持續戰略。
袁小林表示,沃爾沃汽車的2040目標包括氣候零負荷、實現循環經濟和商業道德與責任這三個部分。三者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推動,形成了完整的戰略體系。而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可持續體系的建設也至關重要。 “我們之前曾對自己的一款純電産品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進行過測試,全球範圍的平均碳排放量是54噸,相比同樣燃油版的碳排放優勢並不明顯。而在以風電為主的市場,這個數字是27噸。同樣的産品、同樣的技術,能源結構不同,碳排放的結果差異非常大。而能源結構既牽扯到綠電供應,V2G技術的標準化和相容性等具體問題,更關係到基礎設施的建設、政策法規的推進、跨領域合作的加強、消費者認知的提升等更廣泛的話題。這些挑戰和新能源産品的發展同樣關鍵,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缺一不可,需要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從沃爾沃自身的實踐和思考出發,著眼構建可持續生態體系的最終目標,袁小林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建議儘快建立全生命週期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
應該站在全生命週期的角度去衡量汽車産品的碳排放,引導企業優化産品結構和技術創新,同時要鼓勵企業參與充電運營與廢舊汽車回收利用等領域,這樣能夠更真實的評估汽車産品的碳排放量,促進低碳環保理念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佈局。
中國充電設施總體規模快速增長,但仍面臨充電設施發展不均衡、缺少激勵措施等問題。建議為各種場景充電全覆蓋提供政策和佈局指導,加大鼓勵充電設施的技術研發,對有序充電的智慧充電設施提供優惠政策,加快換電和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完善既有充電設施的維護與改造。
第三,推動車網互動試點,促進削峰填谷,為降低整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提供支持,而這需要引導全社會形成主動消費綠色電力的共識。從産業協作角度去建立起一個有效運行的合作機制,以試點帶動産業化。
以上這些建議必須用體系性的思維去思考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攜手,圍繞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形成合力,為汽車産業更好地發展,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為全社會的綠色環保做出應有的貢獻。(文:楊曉紅 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