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味兒咖啡館,王慧蓮為市民帶來早餐音樂會。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白米斜街,在中軸線西側,是什剎海東南角的一條小衚同。週三上午,悠揚的舒伯特降E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自衚同中飄出來。
循聲走進衚同,張之洞故居門東,臨街有一排平房,房前一塊空地,擺著一架舊鋼琴,上面裝飾著幹花。空地上還有陽傘、小馬扎兒。窗戶裏,是一間名叫“WAVI”(挖味兒)的咖啡館。上午10時,不大的屋子裏坐滿了人,連過道裏也站滿了。大家聚精會神地看著屋內一角的小舞臺,音樂就從那裏響起。
練習結束,正式演出即將開始。
“介紹一下我們的大提琴手,他是我的好朋友張乃文,請他先為我們演奏一首電影《入殮師》的主題曲《Memory》,暖暖場!”年輕的主持人,一襲白色長裙、短髮,戴著一副俏皮的綠色羽毛耳環。她叫王慧蓮,中央音樂學院弦樂係畢業,職業小提琴手。2020年秋天,王慧蓮和她的建築師朋友許雲飛一起在白米斜街裏運營了一家社區咖啡館,她做主理。
因為是職業小提琴手,王慧蓮興致來了會在店裏演奏一曲。她的很多朋友也是學音樂的,有時候他們帶著樂器來,天氣好時就在院子裏演奏,客人們靜靜地聽。參與演奏的朋友可以喝到一杯免費的咖啡,“音樂換咖啡”王慧蓮笑著説。
王慧蓮和朋友們演奏的視頻被網友放到了網上,很多人追問,下一次什麼時候還有演奏?
“我一直比較喜歡和聽眾距離比較親近的沙龍音樂會,一直希望有個場地可以做這件事。衚同是讓人放鬆的地方,咖啡和音樂也是。看到大家這麼期待演奏,我們就有了在咖啡館裏定期舉行音樂會的想法。”王慧蓮説。
考慮到衚同裏住著很多老年人,老人們休息得很早,不想給他們造成困擾,王慧蓮把音樂會的時間定在上午10時,每週一次,取名“早餐音樂會”。
今年6月,早餐音樂會正式開始。雖然衚同咖啡館的氛圍很放鬆,但演奏的音樂都很嚴肅,每一場基本上都是圍繞音樂史特定時間段展開的。
上週三,王慧蓮和她的朋友鋼琴手Yuki、大提琴手張乃文一同演出。一曲哀婉動人的大提琴獨奏過後,早餐音樂會開始了。
“本場音樂會的主題是舒伯特。我們先來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舒伯特18歲時創作的小夜曲。舒伯特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一位作曲家,他31歲就去世了。接下來我們還會帶來一首他在生命最後時光創作的鋼琴三重奏。”王慧蓮向聽眾們介紹著,在她心中,每一期音樂會都是普及音樂知識的好機會。
早餐音樂會的效果大大超出預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背景的人都來了。有人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一大早從北四環出發來到什剎海邊上;有的人聽完音樂會再去上班;有的人把音樂會當成了每週的固定活動……
早餐音樂會的演奏者和聽眾們,給衚同增添了生機與活力。而衚同,也給了他們很多特別的感覺。
“聽完音樂會後走出去,看見衚同裏的大爺大媽,覺得特親切。”年輕的小米説,她覺得音樂讓她和衚同不再有隔膜,她也是衚同的主人。
“衚同是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西方古典音樂也是,放在一起是一種有意思的碰撞。”王慧蓮説,“音樂很神奇,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人和衚同之間的距離。”(北京日報 記者 于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