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氣之樂“周家班“征服歐洲觀眾

2017-08-07 13:46:38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杜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8月2號,國家級非遺“菠林喇叭”核心傳承團隊——周家班結束為期20多天的歐洲巡演歸國,回到北京。

  8月3號下午,第五代大班主周本明帶領他的弟弟周中華、侄子周勁松、侄孫周嘯峰以及中國方面的主創團隊舉辦了新聞媒體見面會,分享歸來的收穫和喜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周家班的歐洲巡演以7月8號在德國Rudolstadt音樂節的首場演出為開端,走過了5個國家,參加了6場活動,舉辦了7場音樂會和一場工作坊,先後在瑞典馬爾默夏日舞臺、第44屆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德國萊比錫民族志博物館、英國WOMAD音樂節和比利時SFINKS音樂節進行巡演,所到之處,歐洲觀眾為如此“古老的中國爵士樂”所征服,他們歡笑、感動、驚喜,而周家班與歐洲音樂界專家及音樂人,通過樂與樂、心與心的交流,也收穫了諸多跨國友誼。

  周家班能做到歐洲巡演並取得成功並非偶然,周本明説,1992年他去日本演出時,看到日本人對自己傳統音樂的那份尊重,他很受震動。並且從那一刻起,他就時常在心中計劃將來帶周家班出國交流時的節目單,他要將真正來自中國民間傳承千年的樂帶到世界各地。本次巡演中,由周本明精心從家族傳承曲目中挑出的《凡字調—萬年紅》《迎生—慶賀令》《小開門—祭祀》《咔戲》《打棗》《大悲調》《雁落沙灘》《百鳥朝鳳》《對棚》等曲目為主體。他帶領的民間傳承者們,演出風格靈動,可以根據演出場地、觀眾的不同,從曲目編排到每一首曲子的細節處理,都能應景應時地進行調整,樂由心生,他們隨心而動使得同一首曲子每一次的演出都千變萬化,大喜大悲的張力,更是彰顯了這“生死之樂”的動人魅力。

  對於周家班來説,整個歐洲之行有著太多令人感動的難忘瞬間。

  在瑞典馬爾默夏日舞臺的主舞臺演出時,一位瑞典觀眾大聲用中文喊著“我愛你”。演出結束後,現場觀眾以“起立鼓掌”的方式給予周家班最高的讚賞和致意。

  在愛爾蘭舉行的第44屆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上,匯聚了10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音樂學家,周家班的音樂會得到了來自各國的音樂學家們的肯定和認可。愛爾蘭考克大學的音樂學家Johnathan Stock説:“如果我生活在安徽,我希望在我生命中每一個重要場合都有他們的音樂,我會因為不能看到他們在我葬禮上表演而感到遺憾。”

  在德國萊比錫民族志博物館的音樂會上,當一首祭天祭地祭祖先的笙笛作品《小開門》響起,整個博物館和那些古老的藏品都在共鳴,一位德國女性觀眾在音樂裏感動得流下淚來。

  荷蘭民族音樂學家、Pan唱片創始人Bernard Kleikamp驅車兩個多小時從荷蘭來到比利時Sfinks音樂節,只為了看周家班的演出並進行採訪。兩周前,他在愛爾蘭利默裏克舉行的第44屆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上看過周家班的音樂會,他説:“我很喜歡周家班的音樂,他們是藝術大師,也很有趣。作為樂隊,他們很緊湊,有時一個人要交替演奏兩樣以上的樂器。他們可以很形象的表現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當他們演奏《雁落沙灘》時,我閉上眼睛,我看到的並不是六個人在演奏嗩吶,而是大雁落在湖畔。所以,很奇妙!”

  周家班在英國WOMAD音樂節上的演出可以説是本次巡演的一個高潮。WOMAD是歐洲最重要的音樂節之一,規模和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都屈指可數。7月29日下午,有近萬人在現場觀看了周家班的演出,他們跟著周家班的音樂搖擺,陶醉在那充滿激情的音樂裏,每一首曲子演奏完之後,掌聲和尖叫聲都持續很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JPG

  德國漢堡一名記者Lutz Hüttel採訪周家班時説:“Rudolstadt音樂節是中歐最大的音樂節,以後無論周家班走到哪,只要提起曾在這裡演出過,別人會認為他們很重要。”果然,Rudolstadt音樂節後,周家班很快收到了來自英國的兩份重要邀請,一個是世界最著名的大英圖書館將對周家班在英國WOMAD音樂節的音樂會進行錄音和收藏,另一個是BBC也將對周家班的這場音樂會進行錄音和採訪。

  在BBC精選WOMAD音樂節的錄音製作的節目中,播放了三首周家班演奏的音樂,分別是《大悲調》《雁落沙灘》和《萬年紅》。主持人Andrew McGregor説:“周家班是一個主要在婚禮和葬禮上演奏的樂隊,他們以活潑、奔放的方式錶現古老的民間傳統。如果你認為婚禮和葬禮是個始終都很嚴肅的場合,那你就錯了。周家班的音樂富於幽默感,他們使用音調很高的中國喇叭(嗩吶)模倣鳥叫,也使用自製樂器“把攥子”模倣人聲。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音樂有著驚人的能量,他們一邊演奏一邊搖擺,甚至在舞臺上‘竄來竄去’”。

  英國《衛報》發文對今年的WOMAD音樂節進行整體報道,在第一段的總結性報道中,評價周家班是近百支樂隊中的亮點之一,並稱周家班為“來自中國的先鋒團體”。

  德國人Anna Odrich是一位生活在倫敦的電影專家,在英國WOMAD音樂節看過周家班的演出後,她説:“演出特別有趣,我很享受這樣的音樂。讓我感觸很深的是,每一天,我們使用著各種各樣“中國製造”的物品,但是在這裡,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國的“精神”,這是特別好的一次經歷,我期待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多地感受中國。”

  中國音樂學院劉勇教授是周家班到愛爾蘭第44屆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演出的推薦人,他説:“周家班是中國國內一流的班子,他們演奏的都是典型的傳統曲目,演奏技術爐火純青……這次出國巡演受到了歐洲各界觀眾的熱烈歡迎,並且在本次世界大會上受到了世界傳統音樂學界的肯定,説明我們國家的傳統嗩吶音樂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周本明先生自幼隨父親學習嗩吶,後來進了樂團,進入傳媒領域,生意做得不錯,卻放棄生意,一心一意專心做文化傳承,不能不説他是一個非常有文化情懷、文化擔當的人,如果他繼續做生意,可以賺更多的錢,他卻選擇用自己大半生的積蓄來傳承家族音樂。我個人認為,像周本明這種民間出身,具有文化情懷、文化熱情的人,後來通過在社會上學習歷練、開擴眼界,具有這麼高的文化覺悟,能把自己的團隊帶起來,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弘揚、復興事業中,是非常值得可敬的。我希望在我們的國家能夠出現更多的,像他這樣能夠扎紮實實做傳承的藝術家和企業家……”

  本次歐洲巡演的策劃人、音樂學者穆謙説:“周家班的音樂中即興成份很多,還有他們的幽默感,都是和西方音樂相通的。我的很多音樂家朋友們在看過音樂會後都説,周家班演奏的音樂也可以算是一種‘爵士音樂’,以後不只可以參與一些傳統音樂、世界音樂的音樂節,還可以參加爵士音樂節。”

  本次歐洲巡演的中方負責人馬榕對記者説:“我們從去年收到愛爾蘭第44屆國際傳統音樂學會世界大會的邀請函開始,到今年陸續收到歐洲各國巡演的邀請 函,從周家班家族傳承藝術的要求來説,八個人是最理想的班底結構,這就是民間所謂的‘七忙八不忙’,可是最終我們只去了六個人,當時周本明先生非常擔心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也擔心這樣傳統、古老的中國民間音樂能否被西方觀眾理解和接受。當歐洲方面的負責人穆謙和隨行記者張欣不斷從演出現場發來歐洲觀眾和歐洲媒體各種熱烈反響的訊息時,我們終於看到周家班用事實證明‘藝術無國界’,在音樂的世界裏,我們與歐洲人民心靈相通,一切都比我們去之前最美好的想像更美好。”

  確實,周家班改變著每一位在音樂裏和他們相遇的人,也改變著他們自己,現在我們可以自信的説:世界需要我們!需要真正來自中國的音樂和中國的聲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接下來,在9月1號到3號,9月8號到10號,周家班將在中華世紀壇劇場推出由第五代大班主周本明先生領銜主演的民族管弦樂《中國元氣之八仙桌》。這部作品入選北京市文化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由著名作曲家瞿小松和周家班共同創作,像BBC主持人Andrew McGregor説周家班有著“驚人的能量”一樣,瞿小松稱“周家班”為最具“中國元氣”的樂聲。

  《中國元氣之八仙桌》將通過音樂講述傳承故事,體現生命輪迴。周家班在“紅白喜事”上演奏的迎生、送死、嫁娶之樂,都將被融入劇情中。瞿小松先生更是為之專門創作了能量感十足的打擊樂《序曲》、間奏曲,以及嗩吶和打擊樂演奏的尾聲《元氣》。

  民族管弦樂《中國元氣之八仙桌》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在此,特別感謝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