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創意中心舉辦“創意2030論壇”線上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疫情後的城市治理”主題進行研討。在5月8日舉行的論壇上,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新玉就“疫情後的城市交往”話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友好城市助力國際抗“疫”
疫情的到來,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使得城市“停擺”,而友好城市在國際合作抗“疫”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作為北京市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工作多年的專家,李新玉表示,友好城市對促進文化交往、夯實民意基礎、推動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已經和世界其他國家結成了2700多對友好城市。李新玉認為,最初,疫情在武漢發生時,許多國外友好城市伸出援手,捐贈口罩等物資,來幫助中國抗擊疫情,韓國首爾、法國巴黎等城市還點亮標誌性燈光來聲援抗“疫”。而當疫情蔓延全球,國內城市也發起支援,向友好城市捐贈防護用品,同時也有很多專家通過視頻等方式交流抗“疫”經驗。“疫情期間,友好城市這個橋梁,增進了城市之間相互的援助,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而疫情之外,友好城市在推動經濟合作、加強地方政府的交往等方面也非常重要。”李新玉説。
新技術促進城市交流
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國家封鎖了城市,這對國際交往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反而催生了新技術,網絡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比如雲課堂、雲講堂的出現等。李新玉認為,城市封鎖並不會阻斷人與人、城市與城市間民心的交流。人們大量的通過視頻、電視傳遞友愛,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老年人的健康、年輕人的就業、學生們的教育等問題,都能在線上完成。她還表示,疫情也的確給人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就是在後疫情時代,如何做好城市治理。她説:“隨著疫情後一些新情況的出現,新的城市治理方式也會逐步出現。”
創意城市與友好城市結合 增強文化軟實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創意城市”概念,創意城市和友好城市實際上都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李新玉認為,創意城市和友好城市可以相結合,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學習。中國一直致力於把傳統文化介紹給世界,有沒有可能使傳統文化通過更多的創意讓外國朋友更好地接受呢?對此,李新玉舉例説,近幾年北京故宮開發了許多富有新意的文創産品,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故宮既推動了文化的宣傳,也從文創角度實現了創收。
創意城市和友好城市讓城市之間有了一個天然的橋梁、紐帶、平臺,去相互學習。李新玉説:“我們要不斷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創意領域,讓傳統、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城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