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
2023-05-21 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

秘魯阿亞庫喬藝術品。來源:https://en.unesco.org/creative-cities/ayacucho

  導讀

  “西方藝術”一詞主要指歐洲和北美,其藝術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古典主義;而“非西方藝術”一詞包括其他一切非歐洲與北美的藝術。這種區別一直困擾著拉丁美洲藝術:一些學者認為拉丁美洲藝術是一種非西方藝術傳統,更多地歸功於其前哥倫布時期的影響,而不是歐洲對它的影響然而,當在西方語境中討論拉丁美洲藝術時,拉丁美洲的藝術通常被呈現為歐洲或北美藝術的衍生品,或者簡單地被視為“他者”(the other),意味著與主流藝術不同。

  來自北美洲的美國聖達菲與來自拉丁美洲的秘魯阿亞庫喬在手工藝與民間藝術、文化創意産業及多元文化融合等方面有著怎樣的異曲同工之妙?且跟隨筆者“一路南下”,前往坐落在南美洲的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聽一聽靈思碰撞聽靈思碰撞的聲音,看一看文化交織的絢爛、品一品創造價值的愉悅。

  .秘魯阿亞庫喬:古老的殖民城市與工匠聖地

  .手工藝傳統:祭壇盒子、挂毯、瓦曼加石雕……

  .特色活動:通過媒體推廣幫助手工藝人“自救”,鼓勵弱勢群體創造價值

  ·創意城市建設:悠久傳統背後的發展機會,工藝知識的傳播……

  秘魯阿亞庫喬:古老的殖民城市與工匠聖地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66個新城市成為其創意城市網絡的一部分。其中,秘魯阿亞庫喬豐富的手工藝傳統為這座安第斯城市贏得了一席之地。“在世界各地,這些城市都以自己的方式,使它們的文化不再是附屬品,而是戰略支柱。這是政治和社會創新的表現,也是對年輕一代的有力信號。”聯合國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萊(Audrey Azoulay)説道。

  阿亞庫喬是秘魯最古老和最著名的殖民城市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539年。起初,其美妙的風景和殖民建築風格被人們所熟知,後來,又因其精妙的手工藝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秘魯民間藝術和手工藝之都”。同時,它也被稱為教堂之地、工匠之地和傳統之地。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9

阿亞庫喬精妙的手工藝。來源:UNESCO

  以阿亞庫喬的工藝為典型代表的秘魯民間藝術不僅是秘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還成為成千上萬的秘魯家庭乃至整個社區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大小小的秘魯藝術作品歷經幾個世紀的洗禮,仍以西班牙征服西半球時期的形狀和符號吸引著當代人們的注意。看起來矛盾的是,儘管秘魯已經形成了多重而複雜的文化身份,其作品依然保持一種簡單與純粹。

  如今,這座安第斯城市已是文化多樣性和藝術創造力的交匯點,發展了 16 種工藝類型,包括祭壇盒子、挂毯、瓦曼加石雕、陶器、紡織品和刺繡等。該市成立了大約 30 家工藝品公司,年銷售額可達 100 萬美元。

  祭壇盒子

  祭壇盒子(Retablo),這個詞語來自拉丁語,意為在祭壇後方,指的是教堂墻上的壁畫裝飾。但對於現在的人來説,它是指外部有花形圖案裝飾、內部立體場景的小木盒。

  伴隨精緻的小門打開,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裏面的立體結構和惟妙惟肖的微縮場景。有人叫它秘魯娃娃屋,但考慮到它的起源,一般稱它為“祭壇盒子”。作為阿亞庫喬手工藝的代表之一,不僅僅是遊客們喜歡買它作為紀念品,秘魯人自己也是家家戶戶都擁有。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3

祭壇盒子內部 來源:https://www.southamericatotheworld.com/retablos-of-peru/

  説到祭壇盒子的起源,雖然它在形式上與現在的娃娃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它在秘魯卻是實實在在擁有超過500年曆史的。最早的祭壇盒子,被遠在他鄉的天主教徒作為小型祭壇來使用,以便在附近沒有教堂時進行禮拜。如今,祭壇盒子的宗教意味漸漸減淡,主題和內容更加貼近秘魯人的日常生活。

  起初,盒子裏的人物據説是用秘魯特産土豆泥製作的,工匠們將它們的造型捏得極具張力,再輔以著色、繪畫上的誇張技巧,可以説是極富秘魯特色。至於祭壇盒子的外殼,也不簡單,通常是由雪松木制成,並且在小門和側面一般都覆蓋著華麗的彩色花卉裝飾。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4

祭壇盒子內部 來源:https://www.southamericatoth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5

祭壇盒子內部 來源:https://www.southamericatotheworld.com/retablos-of-peru/

  挂毯

  以阿亞庫喬瓦挂毯為代表的現代秘魯織布工藝延續了西班牙的文化傳統。有史以來最古老的紡織品是在奇卡馬山谷的前哥倫比亞時期的華卡普列塔神廟中發現的,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包括棕色和白色棉、駱馬毛、羊駝毛和美洲駝毛在內的紡織品首選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挂毯是在帶有兩個踏板的木制織布機上製作的,通過工匠的手腳配合完成。這些不同顏色的小束羊毛線便被巧妙地結合起來。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6

織毯現場。來源: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7

小束羊毛線。來源:https://www.aracari.com/blog/aracari-team-insights/traditional-peruvian-art-and-craft/

  通常,這些羊毛線的顏色均取自100%各種天然植物和礦物質,通過從大自然和秘魯文化中所汲取的靈感,它們被設計編織成各式的挂毯。這一過程恰恰代表了其文化遺産的傳承和可持續性。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8

編織材料。來源:https://backstrapweaving.wordpress.com/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9

編織技術。來源:https://maximolaura.com/magazine-articles/maximo-laura-weaving-through-time/

  瓦曼加石雕

  瓦曼加石是一種雪花石,源自秘魯火山的沉積物,顏色通常為白色,有時還會有從灰色或鉛色再到深褐色的微弱陰影。在阿亞庫喬,瓦曼加石雕是阿亞庫喬的一種特色藝術表現形式。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0

瓦曼加石雕成品。來源:https://second.wiki/wiki/piedra_de_huamanga

  瓦曼加石分為不同的品質,白色的顯然更受現在石雕手工藝人的歡迎。但在以前,半透明的瓦曼加石更受歡迎。它們往往被用來製作薄板,用於寺廟和一些豪宅的窗戶或天窗的玻璃,因為這些板塊所過濾的光線具有非常溫暖柔和的琥珀色,往往更容易吸引人們。有時石頭上有黑色的內含物,還會被工匠用來擬物以賦予生命。

  在殖民地時期,大多數瓦曼加石雕都是宗教性的,如耶穌誕生、聖母、基督等,它們往往被著色或鍍金。後來,在18世紀末,出現了裝飾性的石雕形象,如浮雕、動物形象等。但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産量和品質開始有所下降。然而,它並沒有因為現代化發展而銷聲匿跡,通過重新評估,這個手工藝尋找到了一個新市場——將目光轉向了知識分子、流行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和遊客。自 1960年以來,隨著遊客的涌入和工匠作品的出口,瓦曼加石雕的産量增加了。同時,除了風俗和宗教題材繼續發展外,一些創新的藝術家也誕生了,他們的作品中包含了歷史、地域等更為豐富的主題。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1

殖民時期的瓦曼加石雕 來源:https://www.1stdibs.com/en-gb/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2

18世紀末的浮雕。來源:https://colonialart.org/artworks/4529b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3

現在的瓦曼加石雕。來源:https://www.ptb.com.pe/product/candle-holder-llama-pair/

  西班牙殖民影響下的秘魯土著藝術

  我們不難發現,秘魯阿亞庫喬的手工藝與民間藝術受到不少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影響。然而,秘魯土著居民對藝術歷史的貢獻卻很難被承認,這引發了關於安第斯殖民藝術中土著能動性和原創性的批判性辯論。20 世紀上半葉,整個美洲的藝術展覽和其他相關活動反映了人們對殖民藝術與日俱增的興趣。然而,不少殖民藝術史學家最容易忽視的一點是秘魯土著成員的藝術作品,尤其是那些對宗教圖標和紀念碑進行仔細記錄的藝術品。秘魯土著的藝術作品很少進入1940至1950年代的文獻書籍中,原住民對藝術貢獻的引文缺失對安第斯殖民藝術史領域帶來了長期影響。

  令人欣慰的是,視覺藝術家在秘魯土著主義運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創造了民族美學。有著秘魯“第一位民族畫家”之譽的José Sabogal等藝術家都致力於描繪秘魯當地的傳統習俗,這與風景如畫的安第斯山風景相映成趣。他們還通過印刷文化與旅行與拉丁美洲的其他藝術家建立聯繫。比如,墨西哥的壁畫藝術家就對秘魯的本土藝術家帶來了不可否認的影響,墨西哥的藝術品也被秘魯的博物館與美術館收藏。對秘魯土著文化的保護與對拉丁美洲藝術的包容在安第斯藝術之城乃至整個秘魯並存,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秘魯阿亞庫喬對手工藝與民間藝術的支持

  當地政府對手工藝和民間藝術的支持根植于城市中心。復活節和嘉年華等慶祝活動匯集了音樂、電影、戲劇和舞蹈等現代創意領域,但作為民間藝術,該市舉辦的其他活動,則向國家和國際層面傳達了整個地區的文化身份。

  為了促進地區手工業部門的參與進程,市政府組織了“阿亞庫喬地區手工業活動問題及建議解決方案”座談會。該活動促成了民間藝術博物館、翻譯中心和項目開發專項預算的建立,以及其他致力於通過舉辦活動來支持當地藝術家,並向他們頒發身份和文化獎章的組織。

  全國手工藝博覽會

  阿亞庫喬每年都會舉辦工藝品展銷會慶祝復活節。近年來,在秘魯旅遊部支持下,參加這一活動的工匠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該活動不僅吸引了當地7000名手工藝從業者參加,還有來自秘魯不同地區的2000名當地工匠和60家中小型企業。在這個為期一週左右的博覽會中,他們盡情展示各種各樣的作品,包括紡織品、瓦曼加石雕、銀器、珠寶、陶器和複製品等等。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4

博覽會現場圖 來源:https://www.jornada.com.pe/

  對此,DIRCETUR的一位官員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全國手工藝品博覽會都能實現制度化和國際化,這也是當地政府和所有工匠的願景。

  I Virtual Craft Expo 健康危機下的“自救”運動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的同時不僅影響到全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打擊了許多行業的活力,手工業就是其中之一。阿亞庫喬當地的手工業也算是這場健康危機期間受災最嚴重的行業,因為其大部分收入都依賴於旅遊業。面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積極傳播不同的活動來幫助阿亞庫喬當地的工匠,其中,I Virtual Craft Expo就是一個代表。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5

活動海報 來源:https://www.jornada.com.pe/

  這個活動的主辦方是Maquimanta公司,它旨在利用虛擬媒體推廣手工藝産品並産生經濟收入。在政府的倡導下,來自不同工藝線的工匠都參加了這個活動。

  Maquimanta作為一個虛擬平臺,幫助了許多藝術家和手工藝工匠把他們的作品出售給國內和全球的潛在買家。通過這種方式,來自阿亞庫喬的藝術家和手工藝匠人們作品在國際市場上被認可,受到了讚賞和重視。

  Llapanmaki Studio:通過教授手工紡織製作 為受害者創造“新生”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6

染色技藝 來源:https://culturalcloth.com/journal/llapanmaki-weaving-embroidery-ayacucho-peru/

  Llapanmaki Studio成立於1986年。其願景是為貧困地區和恐怖主義受害者創造機會。它的創始人Ciprian Fernandez,是一位全國公認的大師級工匠,致力於在他的設計中融入了安第斯藝術中的色彩和活力。

  Ciprian在織布、染色、刺繡、色彩和設計、縫紉和流蘇製作等方面都建立了培訓間。從織機編織到縫合飾面,工作室參與者有機會學習新技能並熟練掌握各種工具和設備。參加培訓後,工匠們有機會在工作室生産的家居用品中賺取可觀的收入。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7

從事刺繡工作的婦女。來源:https://culturalcloth.com/journal/llapanmaki-weaving-embroidery-ayacucho-peru/

揭秘隔海相望的美國聖達菲與秘魯阿亞庫喬的靈感繆斯(下)_fororder_18

繪畫設計。來源:https://culturalcloth.com/journal/llapanmaki-weaving-embroidery-ayacucho-peru/

  此前,已有十五名婦女在培訓後從事刺繡工作,她們通過設計、染羊毛、織布並完成産品來創造自身價值。

  標誌性的悠久傳統 更代表著發展機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秘魯代表馬加利·羅巴利諾(Magaly Robalino)表示,“對阿亞庫喬的認可與其標誌性的悠久傳統息息相關,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傳統提供了發展機會。預計這些城市將保持文化作為其戰略的核心部分,並繼續向世界分享精彩的實踐。”

  作為手工藝和民間藝術的創意城市,阿亞庫喬在未來致力於:改善手工業市場,並將其融入當地、國家和國際市場;在城市的貝倫地區打造一個用於展示、商業化和傳播手工藝品的空間;在學校教授民間藝術,以促進和傳播工藝知識;通過美洲開發銀行的融資恢復歷史中心的文化遺産,並利用這一空間促進文化;與來自其他創意城市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組織研討會;與 Universidad de San Cristóbal de Huamanga的民間藝術和旅遊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為青年提供實習機會。

  結語

  美國原住民文化傳統的代表美國聖達菲與安第斯藝術的代表秘魯阿亞庫喬隔海相望,有著相似的文化與藝術多樣性與複雜性,也面臨著當地土著藝術與殖民藝術的碰撞與融合。兩座創意城市一直秉承人文關懷,為弱勢群體賦權,給予創造藝術、自我拯救的支持與鼓勵;尊重並保護當地的文化傳統與民間藝術;傳播本土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與共享;教授並傳播手工藝知識,讓更多年輕人擁有學習手工藝的機會……

  未來,美洲的這兩座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將以更開放而包容的心態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朝聖者,保持著鮮活的藝術創造力,讓世界看到它們的色彩,聽到它們的聲音。

  參考資料:

1.https://www.peruviantimes.com/30/unesco-lists-ayacucho-and-arequipa-in-creative-cities-network/31940/

2.https://www.perutravels.net/peru-travel-guide/art-folk.htm

3.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full/10.1086/693932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