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2024-09-13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全程陪伴的互動式人形機器人,5G高速網絡全面覆蓋,並且充滿濃郁的中國文化氛圍……這裡是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峰會期間,有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點?讓我們一起走進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現場,感受滿滿的科技感!

  蘋果皮“變”小挎包

  一顆蘋果的落地,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一叢在蘋果長出的白色蘑菇,培育出了“後代”蘋果白參菌。

  一個用蘋果皮做成的小挎包,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閃亮登場。

  在信息量巨大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挎包就這麼脫穎而出,吸引了網友目光。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這款名為“龍紋·環保手機包”的蘋果皮做成的小挎包,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産品。其設計靈感源自清康熙時期的礬紅彩描金雲龍紋直頸瓶,瓶身的龍紋精緻繁複,龍的神態栩栩如生。

  通過前沿環保技術,蘋果皮等蘋果纖維被回收並製成簡約皮革,再加上雲龍飾扣,打造出這款既環保又實用的小挎包。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如今,許多植物基材料被用於製作皮革。以蘋果為例,在工業化生産蘋果汁的過程中,剩餘的果肉(主要由纖維素組成)被轉化為紙漿,並與有機溶劑和聚氨酯混合,再粘合到織物上,形成類似皮革的材料。

  不僅僅是蘋果,芒果、葡萄、菠蘿,甚至仙人掌和蘑菇等都可以成為植物素皮的來源。這種以植物為原材料的皮革被稱為純素皮革(Vegan Leather),更易分解,環保性更高。

  故宮文創不僅將蘋果皮製成“蘋果皮”包包,還利用咖啡渣、茶葉梗製作茶具,並回收礦泉水瓶製成防曬衣和雨衣。這些文創産品創意十足且環保,網友紛紛點讚其“高科技,厲害”之處。

  “小柒”登場 驚艷四方

  在新聞中心的綜合服務台前,許多人停下腳步,吸引大家視線的是一位互動式倣生機器人。她有靈動的眼睛、整齊的劉海、甚至精緻的美甲。面對絡繹不絕的諮詢,她從容應對;無論是何種語言提問,她都能輕鬆切換。這位機器人志願者名叫“小柒”,每天早上7點準時在峰會期間上崗。她不僅外貌出眾,還具備高智慧,是一位“智美兼備”的倣生機器人助手。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圖片來源:新京報

  作為一款互動式人形機器人,“小柒”基於多模態AI大模型技術,能夠即時用中、英、法三種語言解答記者們的各種問題,與每位訪客都能輕鬆交流,展現了“e人”社交實力。

  與“小柒”一同在峰會新聞中心“閃耀”的還有融媒體燈光工作站。在這裡,記者們可以通過AI人機交互系統智慧調節燈光,瞬間變身為“專業”的燈光師,充分展現科技為新聞工作帶來的便捷與創新。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記者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專屬數字人。只需錄製30秒,便能生成以北京地標建築和峰會新聞中心為背景的專屬新聞播報“數字人”。這位“數字人”和“小柒”一樣,能夠使用中、英、法三種語言進行新聞播報。

  此外,借助CAVE柔性沉浸式超高清立屏與XR沉浸式超高清地屏,記者只需站在螢幕前,就能從北京中軸線一路“打卡”到非洲的好望角。沿途不僅能看到許多非洲國家的著名地標,還能欣賞“蒙內鐵路”等中非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沉浸式體驗跨越大陸的合作與交流。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動圖來源:央視新聞

  《黑神話·悟空》作靈感,非遺創新篇

  在新聞中心的非遺互動展示區,媒體記者們紛紛被充滿文化韻味的互動體驗項目所吸引,流連忘返。這裡可以親身體驗景泰藍製作技藝、繪製彩塑京劇臉譜、扎制北京沙燕風箏等傳統手工藝,深度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眼前一亮!從蘋果皮挎包到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創意看點

圖片來源:勞動午報

  在彩塑京劇臉譜體驗區,不少媒體記者躍躍欲試,嘗試繪製孫悟空的臉譜。展櫃內,一款充滿傳奇色彩的孫悟空臉譜格外引人注目:額頭中央,金色裝飾熠熠生輝,象徵著孫悟空的智慧與力量;兩側細膩的白色線條勾勒出角色的英氣與靈動。黑色與金色交相輝映的頭飾部分增添了立體感,彰顯了高貴與不凡的氣質,點綴其上的白色與紅色珠子宛如星辰點綴夜空。這款作品的創意源於《黑神話·悟空》,由彩塑京劇臉譜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林泓魁設計,巧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審美,深色基底上交織著金白圖案,營造出莊重而神秘的氛圍。作品中每一筆都展現了京劇臉譜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韻味。觀眾還可通過掃描展臺上的二維碼,欣賞AR技術呈現的舞臺孫悟空,配合鑼鼓點,生動再現他耍金箍棒的英姿。

  與此同時,花絲編制戒指體驗區也備受關注,尤其受到非洲記者的喜愛。作為“燕京八絕”之一,花絲鑲嵌工藝以其精巧繁複、獨特的美學魅力,展示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巔峰。記者了解到,一件花絲鑲嵌作品從設計到完成需經過20多道工序,包含上百種技藝。工藝選用金、銀、銅等原料,將其抽成細絲,通過掐、填、攢、焊等技法成型,再鑲嵌寶石、玉石、珍珠等珍貴材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傳承人十年如一日的練習,才能達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現場精選的彩塑京劇臉譜、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景泰藍製作技藝、花絲鑲嵌製作技藝、葡萄常料器五個項目在新聞中心亮相,由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解、教學互動。通過體驗讓觀者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結語

  從小巧的蘋果皮挎包到前沿的AI技術産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展現了滿滿的科技“濃度”。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在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本次峰會吸引了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註冊報名,創下了歷屆中非論壇的新紀錄。這不僅刷新了歷史,更見證了中非合作的日益緊密與影響力的持續擴大。

  峰會上的科技亮點,不僅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科技活力的窗口,也為中非合作開闢了無限可能。相信未來,科技將繼續推動中非合作邁向更深入的發展,共同構築美好的未來。

  文章參考來源:

  光華銳評 https://mp.weixin.qq.com/s/u7fe0nWUxv_Cgvx5zdYl5A

  勞動午報 https://mp.weixin.qq.com/s/qM4XDLlRP_CEROvYwQ53qg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