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2025-03-31 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與會專家和工作人員合影

  2025年3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下文簡稱“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召開。諮詢委員們和與會嘉賓圍繞“創新未來數字新空間,加強可持續發展和文化表達”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併為創意中心工作計劃與國際資源拓展建言獻策。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會議現場

  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榮譽教授漢斯·道維勒主持會議。全球文化網絡總裁、華南理工大學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梅裏·馬達沙希,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海南大學客座教授李誠,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亞太區總幹事卡洛琳娜·昆塔娜,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中心藝術節與展覽部總經理維羅妮卡•利布爾,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文化政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曉明,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院長楊越明教授,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國際專家委員、中國前駐法國領事楊寶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王宇航教授等來自6個國家的10位諮詢委員和專家出席會議。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致辭

  肖瀾主任在致辭中表示,感謝與會嘉賓對中心主辦的第四屆創意2030國際論壇的大力支持,專家們的精彩發言為數字時代的文化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啟示。本次諮詢委員會圍繞“創新未來數字空間”主題展開探討,這一重要命題需要各方協作共同推進,創意中心願為此搭建交流互鑒的橋梁。同時,肖瀾表示,創意中心未來將深化使命定位,期待持續得到專家們的支持與合作。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榮譽教授漢斯·道維勒發言

  漢斯·道維勒主持會議並作主旨發言。他強調了“未來數字空間”對可持續發展、文化創意及文化表達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指出數字技術與文化的融合能夠推動産業遺産復興,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藝術家、工程師等不同領域人才搭建創新合作平臺。他特別提及科幻不僅是娛樂載體,更是激發想像力的文化表達方式,呼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多樣性保護的倡導。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全球文化網絡總裁、華南理工大學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梅裏·馬達沙希發言

  會上,眾多專家結合自身專業領域分享了深刻見解。梅裏·馬達沙希指出,數字空間已成為人類生活的基礎環境,數字創新應服務於價值導向。她詳細介紹了闡述了數字空間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作用,同時列舉了在目標4優質教育、目標8體面就業和經濟增長、目標11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13氣候行動等多個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強調科技創新需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同時注重包容性和倫理規範。梅裏·馬達沙希表示,每次技術進步都須指向更公平、繁榮的世界願景。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中心藝術節與展覽部總經理維羅妮卡•利布爾發言

  維羅妮卡·利布爾結合奧地利林茨從鋼鐵之都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體藝術之都的城市發展轉型實踐,分享了在數字環境下塑造未來藝術空間的戰略路徑。她提出,應促進文化組織間的合作,展示多樣化的文化表達成果,通過跨領域協作推動社會效益;加強學術界與文化機構的聯動合作,推動創新項目發展;重視藝術表達對科技創新的催化作用,鼓勵跨學科交流。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著名導演、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雪樺視頻發言

  著名導演、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雪樺通過視頻發言。胡雪樺導演從影視創作角度剖析AI時代的技術變革。他指出,未來數字電影將為電影行業格局帶來巨大變化。針對教育領域,他強調學生需重視基礎認知構建,培養信息甄別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既要理解科學技術的底層邏輯,更需將其轉化為文化創作工具。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海南大學客座教授李誠發言

  李誠教授探討了未來數字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趨勢,以及如何運用數字孿生等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他建議北京充分利用文化底蘊深厚、人工智能行業領先和創意産業集積聚等優勢,加強文化與科技的協同聯動,構建數字化智慧城市,以應對城市發展挑戰。同時他強調,在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時還應重視保護傳統文化,以實現數字創新與傳統智慧的共生共榮。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院長楊越明教授發言

  楊越明教授結合開展2005年《保護和促進文化多樣性公約》相關項目經驗,深入分析了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文化發展的挑戰:一是需要明確化文化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二是厘清“文化多樣性”與“文化表達多樣性”的區別,前者強調保護多元存在,後者側重技術賦能下的創新呈現方式。她強調了創意中心在此領域的目標和使命,希望能夠促進提升數字時代文化價值認知,同時普及數字工具,搭建技術專家與藝術家的協作平臺。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亞太區總幹事卡洛琳娜·昆塔娜發言

  卡洛琳娜·昆塔娜分享了國際組織視角下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情況。她高度評價中國在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的實踐,認為創意中心發起的創意2030國際論壇、數字環境下保護與促進文化多樣性案例徵集等活動能夠對其他國家,尤其是拉丁美洲、非洲國家起到前沿借鑒作用。同時強調各國在技術水準和文化交流方面仍存在差距,她呼籲加強國際合作與經驗分享,將中國數字文化發展模式納入全球治理框架,促進全球文化創意産業的平衡發展。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文化政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曉明發言

  張曉明研究員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首鋼園的變遷,並從理論研究角度闡述了數字技術對文化數字化的深刻影響。他指出,未來數字空間將帶來全新生活方式,應積極重視文化資源數字化的重要性,同時以雲南多元文化生態和網絡文學創作生態為例,揭示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全民文化生産。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國際專家委員、中國前駐法國領事楊寶珍發言

  楊寶珍聚焦女性在數字時代的發展,介紹了數字技術在促進女性就業、教育、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並對未來數字空間建設提出了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資源數字化、培育“文化+科技”新業態、深化國際協作、完善數字治理機制等建議。

聚焦未來數字新空間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在京舉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王宇航教授發言

  王宇航教授結合國際經貿與青年教育相關經驗指出,傳統課堂需從知識灌輸轉向價值創造,通過人文關懷激活學生情感認知,培養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創意內核。他建議高校聯動城市資源打造經貿與人文融合的實踐平臺,並借助虛擬技術構建全球青年可持續發展交流網絡,使學生在跨文化體驗中理解創意與商業的共生邏輯。

  此次諮詢委員會會議為數字科技與文化創意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探索了構建未來數字新空間的實踐路徑。專家們的深入探討為創意中心未來工作指明瞭方向,也為保護與促進文化多樣性、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智慧與力量。創意中心下一步將與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中心、世界貿易網點聯盟加深合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