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0月27日,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重慶市人力社保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包括1個主規劃、11個子規劃的整體佈局,形成“一主多輔”規劃編制體系,共10章43節,緊扣就業、社保、人才、勞動關係、公共服務五大業務領域,細化設置了20項具體指標。
據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介紹,《規劃》的目標導向更加突出,在服務民生中堅持人社事業的發展理念。20個主要指標中,14個涉及民生福祉,佔比達到三分之二。
《規劃》提出:“加快培育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大力培養智慧人才、技能人才”,以此推進重慶高品質發展,助力重慶市建設全國科創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
在就業方面,重慶將突出對新經濟、新平臺發展和新業態靈活就業的支持,促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的就業。“十四五”期末,將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在社會保障方面,重慶將穩妥抓好全國養老保險統籌、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系列改革的籌備、測算和落地實施,重點探索適合靈活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險制度與經辦模式。“十四五”期末,全市城鄉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將分別達到2400萬人、750萬人、610萬人。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重慶將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環境。“十四五”期末,全市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總量將分別達到230萬人、450萬人。
《規劃》還致力於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重慶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全市“一區兩群”發展佈局,深化溝通協調機制,不斷拓展跨區域、跨省市交流與合作,推進實現資源共享、要素互通、制度互聯、待遇互認。
《規劃》中明確提出“深化川渝人社合作”,並從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細化項目和任務。
另外,《規劃》新增了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兩方面內容。《規劃》提出,採取“市場主導+需求引領”的模式,構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體系。到“十四五”末,行業年營業收入達1500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達3500家,從業人員達3.5萬人,年幫助實現就業和流動人數500萬人次。在完善工資制度方面,《規劃》提出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促進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文 繆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