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重慶忠縣拔山鎮八德村三組的田野裏隆隆作響,兩台拖拉機“喘”著粗氣,在機手的熟練操作下來回翻土平田。沉寂一冬的水田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甦醒開來,散發出泥土的清新氣息。
農機專業合作社機手在翻土平田 攝影 田華平
2022年以來,拔山鎮針對土地碎片化、農業兼業化的現實,以及農民“不種地又不想撂荒”“想種又種不好”的問題,積極探索試點“保姆式”全程託管、“菜單式”部分環節託管相結合的社會化服務模式,破解“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如何種好地”的難題。
拔山鎮指導八德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牽頭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並提供財政專項補助資金50萬元,用於購買拖拉機、收割機運輸車、旋耕機、收割機、平田機、大疆無人機等機械設備,試點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
八德村在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中,有三種服務模式供農戶和種糧大戶選擇,即農業生産過程單項農機服務、水稻生産半託管和水稻生産全託管。農業生産過程單項農機服務,主要是對農業生産的耕地環節進行服務。水稻生産半託管,是為水稻生産過程中機耕、機收、飛防等部分環節提供“菜單式”服務。水稻生産全託管,是對水稻生産中的機耕、播種、插秧、飛防、機收等所有環節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包括為農戶提供種子、化肥等農資統一採購服務等。
目前,八德村農機專業合作社有8名管理人員和機手,將社會化服務延伸到本鎮古塘村、雙古社區等,推廣服務面積近3000畝,服務農戶900余戶。村集體經濟2022年預計將增收10萬元以上。
下一步,拔山鎮將在全鎮推廣試點項目成功經驗,大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創新服務方式,為農戶提供更完善的託管服務保障。(忠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