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經驗”助力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水準穩步提升
來源:新民晚報  |  2021-06-15 13:47:35

“上海經驗”助力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水準穩步提升

  推廣會嘉賓合影

  剛剛為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揭幕的電影《1921》,片中出現了大量上海市區的老建築,讓觀眾似乎回到了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對劇組來説,要取到如此多數量的“景”,在上海並不難,因為上海有聞名全國的“劇組保姆”。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舉辦的“推動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建設發佈會暨‘上海經驗’推廣會”,作為本屆電影節電影市場官方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舉行,“我們期待,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構建一套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影視攝製服務體系,助力電影強國建設征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説。

  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人們對影視作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劇組在城市外景和自然景觀取景攝製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同時,境外影視劇組到我國開展聯合攝製、取景攝製和委託攝製的合作也在逐步增多。影視攝製服務日益成為影視創作生産流程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一個環節。

“上海經驗”助力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水準穩步提升

  “上海之扇”外景 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

  然而,縱觀全國範圍內的影視攝製服務水準,總體上依然存在著屬地相關政策不夠熟悉、跨地區協調服務能力較弱、跨領域資源整合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劇組的協調成本居高不下、製片週期無法保障等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同時,一些劇組在一些歷史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拍攝時,對於環境保護的輕慢態度,也確實讓不少取景地在接待劇組時心有餘悸。

  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構建一套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影視攝製服務體系,為我國的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建成保駕護航,已成為行業內一個亟待解決的痛點和難點。

  秘訣是“上海服務”

  劇組取景難、取景地也有困擾的問題,在上海頗為少見。對全國的劇組來説,2021年在上海拍片的體驗相當之好:只要登錄數據平臺,就可以輕鬆瀏覽全上海按區劃分的取景地,通過數據平臺向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線上提出申請,迅速就能收到答覆,並能被免費高效地服務。

  張丕民説,經過基金會與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單位歷時近三年的調研、考察和了解,他們發現,上海市委宣傳部早在七年之前就聯合上海市九個部委共同出臺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政策,為建立和完善上海電影攝製服務機制而在國內首次設立專門的服務機構——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並隨後每年推出一版中英雙語的《上海影視拍攝指南》,2020年,這本指南升級為電子版,到今年,更是打造出了全新的數據平臺。

“上海經驗”助力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水準穩步提升

  武康大樓成知名取景地

  事實上,歷經七年的探索實踐,上海在影視攝製服務機制的建設和業務操作層面具備了規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水準,受到拍攝劇組和單位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上海影視産業的“老娘舅”與“劇組保姆”。

  機構負責人于志慶告訴記者,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在全市16個區都設立了工作站,並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理論:“對劇組來説,無需‘找人’‘托關係’,只要按照要求提交申請,我們團隊都會盡心盡責去做好協調工作。很多人問我經驗是什麼,我的回答都只有一個詞:服務!”

  上海影視産業這兩年突飛猛進,再現中國電影發祥地的榮光,“這跟我們做好了‘窗口服務’,是分不開的。”于志慶驕傲地説。取景地的數量變化,也很好地體現了上海這些年在拍攝服務方面的工作:2014年,由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認定的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是75家,2016年底迅猛增加到219家,2019年由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認定的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增加到266家。如今,這個數量已突破300家。

  “上海經驗”走向全國

  上海在影視攝製服務方面的經驗,這幾年一直受到全國不少兄弟省市的“追捧”。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基金會組織了國內影視攝製服務需求旺盛、適於影視攝製資源較為豐富的近30個代表性城市的電影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一起學習交流影視攝製服務的“上海經驗”。

  此前,遇到前來“取經”的兄弟省市,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都是點對點地分享經驗。但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潮下,“上海經驗”也實現了區域共享——2020年8月,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與長三角首批17家影視拍攝基地共同宣佈成立“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併發布聯盟成立共識。聯盟的落地,正努力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拍攝服務的協同合作與聯動發展,實質性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産業的共同繁榮發展。

  在去年的成立儀式上,聯盟曾發願,未來將積極打造五個“一”:構建“一套影視拍攝服務體系”,出版“一本影視拍攝服務指南”,建設“一個影視拍攝信息共享平臺”,形成“一組影視拍攝地評價機制”,組織“一批影視展會集中呈現”。這些共識,已經得到落實。就在全國各城市組團來“取經”的前一天,“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剛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內舉辦了聯盟推介會暨《長三角影視拍攝指南》發佈會,顯示這個區域一體化聯盟再結碩果。

  為了更深入了解這些“上海經驗”, “推動國內影視攝製服務機制建設發佈會暨‘上海經驗’推廣會”還在儀式之後舉行了全部由業內人士參與的圓桌會議,“共同研討,同時探討籌備成立全國影視拍攝服務協調中心、推動國內各省域層級的影視拍攝服務機制和體系建設的可行性。”張丕民説。

  從上海,邁向長三角,走向全國的,是協拍的經驗,是服務的意識,更是助力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一份熱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編輯:武若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