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物館熱”展現新春濃濃文化味
來源:新華網  |  2024-02-21 10:10:10

  新華網南寧2月20日電(黃雨晴)年味十足的民俗展覽、精彩絕倫的龍獅騰舞、多種形式的“龍”元素互動……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廣西多家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頗具特色的龍年主題展覽及民俗體驗活動,讓廣大民眾遊客體驗了一番別開生面的“博物館裏過龍年”,“博物館熱”再度上演。

  “龍”元素亮相多家博物館

  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龍行中華——甲辰龍年生肖文物大聯展”展廳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展廳內呈現著“龍”的歷史與相關文物,其中包括壯族木雕龍鳳糍粑印、苗族龍鳳銀頭飾、侗族黑地紋龍薩節服等精緻藏品。

  據介紹,上述大聯展活動匯聚400多幅祥龍題材的文物藝術品映像及70多件與龍相關的文物藏品。龍年春節,廣西民族博物館還推出了“金龍納福 八桂迎春——廣西民族年俗圖片展”“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館藏北朝隋唐文物展”等新年新展。

廣西:“博物館熱”展現新春濃濃文化味

  圖為廣西民族博物館“侗族黑地紋龍薩節服”藏品。(黃雨晴 攝)

  春節期間,南寧博物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展演,自大年初一持續至初五,每天兩場表演,內容包括民族樂器演奏、非遺變臉、傳統魔術、苗族蘆笙踩堂舞等,為廣大市民送上了一場新春文化盛宴。

  為了增加觀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部分博物館還組織了趣味遊戲和民俗體驗活動。廣西民族博物館準備了尋“龍”納福展廳打卡活動,在“龍行中華”展廳,許多遊客還聚集在“賓陽炮龍”打卡點,奏響銅鼓併合影留念。在館內的另一角,剪窗花、拓“福”字和銅鼓拓印等民俗文化活動頗受歡迎。廣西博物館開展了“桂寶賀新春”文物玩偶巡遊互動、“桂寶贏好運”互動遊戲、“非遺迎新春”春節主題公眾手工活動、“桂寶躍龍門”答題遊戲等系列線下和線上活動,併為參與活動的觀眾們送出了博物館新春特定版文創産品作為獎品。

  假期“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今年春節假期,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遊客接待量較去年有明顯增長。據統計,廣西民族博物館去年春節期間接待遊客逾3.7萬人次,今年則累計接待遊客達7.2萬人次。

  廣西博物館社教部主任吳娛介紹,春節期間,廣西博物館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共接待觀眾111089人次,開放展覽11個,開展教育活動83場。“去年春節,廣西博物館接待遊客總數33153人次,今年參觀人數大幅增加,其中大年初四、初五和初六均超過了1.6萬人次。”

  針對春節8天小長假,多家博物館提前發佈活動預告,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宣傳假期博物館活動安排。同時,博物館普遍實行線上實名預約制度,設置分時段預約,倡導遊客分流、錯峰出行,並在停車場、博物館入口處增加安保人員以保障遊客的有序遊覽。

  面對春節期間的參觀熱潮,多家博物館優化服務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民眾的參觀遊玩體驗。廣西民族博物館延長了開放時間,每天下午由17點延遲至18點閉館。

  吳娛介紹,春節期間,廣西博物館為提升遊客的參觀體驗,推出了多種導覽服務。除了提供專職講解員和志願者講解員的人工講解服務外,遊客還可使用自助語音導覽、AR眼鏡智慧導覽、手語導覽等服務,豐富的導覽方式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參觀需求。同時,“小桂花”志願者們也活躍在公眾服務的一線,他們分別在講解服務、教育服務、開放服務等崗位上堅守,為來館的遊客提供有愛、暖心的志願服務。

  新年俗展現文化自信

  近年來,“博物館裏過大年”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年俗,這背後不僅反映著人們節日休閒理念和方式的轉變,也彰顯著濃濃的文化自信。

  “寒假以來,廣西博物館就接待了多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團體,有遠道而來的東北‘小凍梨’,還有家門口的‘小砂糖橘’們。”吳娛介紹。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打卡”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既是一種參觀學習,也是一種傳承。

廣西:“博物館熱”展現新春濃濃文化味

  圖為一些孩子和家長在廣西博物館參觀。(廣西博物館供圖)

  “‘博物館熱’的持續升溫,既是文旅深度融合彰顯實效的反映,也是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文化自信不斷提升的體現。”廣西民族博物館館長陶少藝説。

  受訪人士反映,隨著“博物館熱”升溫,如何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是道考題。在不斷加強機制創新、有效盤活博物館資源過程中,博物館需要充分挖掘觀眾易於理解和接受的傳統文化元素,拉近公眾和文物的距離。同時,創新文化體驗和傳播手段,推動博物館與教育、科技等領域跨界融合,持續豐富展覽形式、內容,增強趣味性和互動性。

  陶少藝表示,下一步,廣西民族博物館將充分挖掘博物館藏品資源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推動研究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文物活起來”,策劃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的精品陳列和教育活動。(完)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