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變“水簾洞”實在惱人 今春“回南天”為何這麼猛?
來源:南寧晚報  |  2024-03-21 13:51:20

  原標題:今年以來廣西已出現4次“回南天”過程,一度達到重度等級

  家裏變“水簾洞”實在惱人 今春“回南天”為何這麼猛?

家裏變“水簾洞”實在惱人 今春“回南天”為何這麼猛?    

  “回南天”經常有霧相伴    南寧晚報記者宋延康 攝

  説到“回南天”,廣西的朋友再熟悉不過了,一不小心家裏就會變成“水簾洞”,連墻壁都會發黴。今年以來,廣西已出現4次“回南天”過程,甚至一度達到重度等級。今年的“回南天”為何來勢洶洶?昨日,記者就此進行採訪了解。

  冷空氣影響較強 回暖時會出現重度回南天氣

  回想起3月份兩次重度“回南天”,南寧的小夥伴還心有餘悸,家裏天花板挂滿水珠,墻壁都發黴了。不少友仔友女説,不怕降溫不怕下雨,就怕“回南天”!網絡上也出現不少“回南天門”“住水簾洞”“渣‘南’來了”等熱梗,更有北方網友感慨:“寧要倒春寒,不要‘回南天’。”

  有網友問,感覺隔三岔五就回南,為何今年“回南天”這麼頻繁且比較嚴重?

  對此,南寧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黃莉表示,網友感覺今年的回南較重,主要是由於今年以來冷空氣影響較強。在1月下旬和2月下旬出現了2次寒潮和持續低溫陰雨天氣過程,較往年偏多。由於低溫陰雨天氣導致建築物表面溫度低,過程結束回暖時,南寧都出現了重度回南天氣,分別出現在1月28日至2月3日、3月4日至5日。另外,3月16日至18日南寧出現了中度回南天氣。

  南方天氣“特産” 2月至3月“回南天”出現最頻繁

  “回南天”是南方的“特産”,不僅僅出現在春天,11月的秋冬季也會發生“回南天”。據歷史資料統計,廣西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均可能出現“回南天”現象,其中2月至3月最為頻繁。

  記者查閱往年資料發現,2017年等多個年份的11月秋冬季均出現“回南天”。如,2017年11月17日和27日,南寧不僅有霧還回南。這是因為南風加強,有一些弱回南。

  據南寧市氣象臺記錄,近兩年每年春季南寧均有3至4次“回南天”過程,2022年出現3次(2次輕度、1次重度),2023年出現4次(2次輕度、2次中度)。今年以來(1月1日至3月18日)南寧共有3次明顯回南天氣過程,其中2次重度、1次中度。

  廣西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麗萍表示,“回南天”出現的年際變化較大,與冷暖空氣影響的強弱、轉換的速度有關,一年中出現的次數有多有少,甚至有的年份一次都沒有。

  2023—2024年冬季廣西平均氣溫總體偏高,但氣溫階段性起伏大,共出現3次寒潮和低溫雨雪冰凍過程。前期持續低溫天氣後快速回暖,有利於“回南天”出現。今年以來,廣西已出現4次“回南天”過程,其中1月底至2月初和3月初的過程可達中到重度等級,多地墻壁、玻璃、鏡子等出現水滴流淌的現象。

  精準預報有難度 可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防潮

  據了解,2016年,廣西氣象局完成“回南天”觀測系統建設,根據觀測數據總結歸納出“回南天”強度等級、預報指標,結合天氣形勢預報分析,常態化發佈“回南天”預報,並基於圖像識別技術開展“回南天”實況監測和等級自動判識。

  翟麗萍表示,受到不同物體表面溫度變化、建築物通風日照情況、所處環境差異等諸多因素影響,精準預報“回南天”仍有一定難度。

  那麼,市民如何判斷是否有“回南天”,以便做好防潮除濕準備?翟麗萍表示,大家可以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佈的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趨勢,判斷是否會回南。若前期維持較長時間的低溫天氣,尤其是出現持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低於12℃的低溫陰雨天氣,後期氣溫快速上升,近地面出現較強南風時,需警惕“回南天”的出現,及時採取相應的防潮措施。此外,也可通過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例如空氣濕度是否突然增大,地面、墻壁等是否出現水珠等情況進行判斷。 

  ■知多點

  “回南天”是華南地區對發生在春季的潮濕天氣的稱呼。冷空氣過後,受南海吹來的偏南暖濕氣流加強的影響,氣溫和濕度迅速上升,空氣濕度接近飽和,水汽凝結在相對較冷的物體表面,形成到處濕漉漉的景象,稱為“回南天”,通常伴有大霧天氣。

  “回南天”産生的兩個條件是冷空氣和暖濕氣流。冷空氣盤踞使地面溫度降低,降溫後的地面物體又遭遇暖濕氣流,空氣中的水汽遇冷便凝結成小水滴。

  輕度回南表現為鏡面、地板或墻面有水霧;中度表現為有水珠;重度表現為有水珠流淌。(南寧晚報 記者趙金玲 通訊員梁岱雲 韓嘉樂 )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