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在城市更新行動中深耕細作,提升城市品質
上半年全區劃定歷史文化街區38片
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散發百年商埠的古老韻味。南寧晚報記者宋延康 攝
在南寧“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騎樓建築錯落有致,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郁的嶺南風情與百年商埠的古老韻味。隨著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咖啡館、手工藝品店、主題餐廳、文藝書店等眾多新潮去處在這裡悄然涌現。“三街兩巷”的蛻變,得益於南寧市對歷史文化街區的精細“微更新”與“微改造”。
昨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今年以來,廣西在城市更新中深耕細作,構建特色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以不斷提升的城市品質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截至6月,全區分4批公佈了19個廣西歷史文化名鎮、87個廣西歷史文化名村、792個廣西傳統村落,劃定歷史文化街區38片,已公佈歷史建築1300處。
城市更新項目穩步實施,民生改善更有溫度。今年上半年,廣西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6.7萬戶、背街小巷續建完工1363條、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56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63.5%,建設改造污水管網182公里,完成3段城市黑臭水體治理,92個2023年排水防澇國債支持項目全部開工。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增添了城市魅力,鄉村建設也緊跟步伐,既美化了“面子”,又夯實了“裏子”。今年以來,廣西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人居環境持續提升,鄉村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建設項目開工104個;欽州市靈山縣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獲得中央示範補助資金6250萬元。
那考河濕地公園,百鳥啁啾水草搖曳;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串珠成鏈,點綴在小區周邊……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紮實推進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不斷提升園林綠化水準,加快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降碳。今年上半年,全區建設完成“口袋公園”23個、城市綠道30.6公里,讓廣大市民實現“推窗見景、開門見綠、出門進園”。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取得顯著成效,全區設區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達97.28%,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今年第一季度評估中,廣西位列西部地區第一名,進入全國第一檔。全區新建民用建築均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新建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的節能率分別提升至65%和72%;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比重達到94.66%。(南寧晚報 記者韓沛 通訊員黃詩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