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在南寧舉行。發佈會透露,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和西部陸海新通道保障性工程,輸水線路總長度491.1公里,供水範圍包括南寧、欽州、北海、玉林等4市21個縣(市、區)、34個工業園區,受益人口近1400萬。
據了解,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總投資約280億元,總工期72個月,是迄今為止廣西總投資最高、受益人口最多、輸水線路最長的跨流域跨行政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截至11月15日,已開工建設6條幹線10條支線,餘下2條支線將於12月進場施工;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9.70億元,完成隧洞開挖4.97公里,輸水管道安裝17.83公里,南寧大莊水廠支線預計年底正式通水,提前發揮效益;垌心支洞、陳平支洞、旺港隧洞出口段和周村隧洞出口段均已貫通,東筍和平威豎井的地連墻澆築完成,首臺TBM“環北廣西5號”順利下線,重要節點目標提前實現,為後續工程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工程進度按照計劃有序推進,整體態勢良好。
據介紹,實施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與當地水源工程聯合調度,可長遠解決廣西環北部灣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發展佈局不匹配問題,將從保障民生、服務經濟、改善生態、服務開放發展等方面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可結束北海、玉林等地水資源不足、季節性用水困難的歷史,結束南寧、欽州等地沒有備用水源的歷史,實現4市水安全保障水準全面提升;可為廣西環北部灣地區恢復改善130萬畝灌溉面積,新增超20萬噸糧食産能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助推鄉村振興;可退還南流江、欽江等主要河流生態環境用水量0.76億立方米,退減北海等地下水開採量1.59億立方米,從而改善河湖和城鄉生態環境,有力保障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可為中馬欽州産業園等沿邊臨港産業園區和開放平臺提供用水保障,為廣西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服務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創造有利條件。(文 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