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第1個實現“縣縣通高速”;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建制村100%通瀝青(水泥)路、通客運;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833公里,通車總里程排全國第9位,綜合密度排全國第3位……
過去五年,貴州交通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從“跟跑”向“並跑”,甚至在某些領域“領跑”的重大轉變,譜寫了“小省辦大交通”的嶄新篇章。貴州省交通運輸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與全國一道進入了“強起來”的新時代。
杭瑞高速公路畢節至都格段北盤江大橋,大橋橋面離河底垂直高度565米,這個高度相當於近200層樓的高度,超越之前世界第一高橋湖北四渡河特大橋(560米),成為目前世界第一高橋。(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供圖)
6448億元! 投融資創歷史
過去五年,貴州累計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産投資6448億元,年均增長21.9%,是1978年到2012年35年間完成投資的2.8倍,公路水路投資連年刷新記錄,保持全國前列。其中,2016年位列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為拉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組建貴州交通産業發展基金,脫貧基金高速公路子基金運作加快推進,引入社保基金、人保資金、社會資本、地方政策性融資等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融資到位5062億元,創歷史最好水準。
蘭海高速遵貴擴容項目楠木渡烏江大橋。(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供圖)
5764公里! 會戰攻堅大突破
過去五年,全面推進“三會戰兩決戰一攻堅一行動”,累計建設高速公路項目69個5764公里,建成43條(段)3198公里,是1986年到2012年27年建成總里程的1.2倍,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過8000公里,2015年成為西部地區第1個、全國第9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2016年啟動了高速公路建設通車總里程1萬公里攻堅決戰。
2017年,實現建制村通暢率、通客運率達100%,較2012年分別提升了56.5、41.9個百分點,成為西部第1個、全國第14個實現建制村通暢的省份、第10個實現村村通客運的省份。
累計建設水運項目35個,基本建成13個,建成項目數量相當於“十一五”期的4.3倍;建成國內首個內河航運專題博物館——貴州航運博物館;新增四級航道851公里,改寫了貴州省無高等級航道的歷史,全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4012公里,水運建設創造了多個歷史第一。
鴨池河大橋是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位於烏江源百里畫廊,跨越鴨池河,大橋全長1450米,主塔採用H型索塔,貴陽岸塔高243.2米、黔西岸塔高258.2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供圖)
“雙下降”“零事故、零死亡” 創建高品質工程
過去五年,貴州認真貫徹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出臺系列公路水路項目建設指導意見,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交通運輸工作始終,開展了貴陽、遵義2個綠色城市和道安、盤興2條綠色循環低碳高速公路建設。
貴州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公路水運工程品質發展綱要(2016-2020)》,持續開展公路水路“品質工程”示範創建,深入推進施工標準化、平安工地建設、品質通病治理,工程關鍵性指標顯著提升,形成了一批交通品質工程示範項目和“七化同步”等建設模式。步步精心規劃,確保工程建設精益求精。
同時,全省交通系統完成605個項目造價審查,核減資金137.58億元,平均核減率2.95%。
交通領域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水上交通連續8年保持“零事故、零死亡”,全省交通安全生産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建成統一的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12328”,重大節假日和免費通行期間,實施路政、交警等“一路多方”聯勤聯動機制,大幅提升高速公路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
《公路連接千萬家》平壩區,小河灣農村公路 (盧迪攝)
70個貧困縣交通扶貧項目 打造通往貧困戶的“致富路”
過去五年,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高度關注70個貧困縣交通扶貧項目,20個極貧鄉(鎮)對外連接通道項目基本實現開工建設。累計新增12327個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5958個建制村通客運,建成便民碼頭120個、渡改橋150座、“溜索改橋”150座,整治農村公路危橋819座,全省90個等級客運站實現聯網售票,群眾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貴陽首條快速公交——中環BRT建成投用,貴陽首條軌道交通1號線(觀山湖段)投入試運營,遵義、凱里兩市入選“十三五”期首批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2016年實現了縣縣通公交目標,指導16個縣級城市公交萬人標臺指數實現小康目標。(作者 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