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楊麗芳):縣域經濟和實體經濟,就像是貴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兩根支柱,支撐貴州在新一輪跨越發展中快速向前、不斷提升。1月24日,貴州省赤水市、龍裏縣、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就經濟發展和産業脫貧等,講出了絕招和秘訣。
分享現場(攝影 楊麗芳)
赤水市市長譚海表示,赤水市不僅堅持走特色高效之路,因地制宜實施農業“十百千萬”工程,而且還堅持走低碳循環之路,打造竹木加工、特色輕工、新醫藥大健康和電子信息與裝備製造“三個百億級産業”,最終堅持走全域旅遊之路,激發三産活力。2017年,赤水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9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3元,增長9.5%,增速均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全面小康實現程度97.6%,赤水市因此成為貴州目前唯一脫貧摘帽出列縣。
龍裏縣截至2017年度,有5265戶18146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所有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2%。2018年擬脫貧摘帽出列縣龍裏縣委書記劉華龍介紹到,龍裏在脫貧攻堅中始終堅持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這個抓手,結合區位優勢等縣域實際,做大做強物流等特色産業,成效顯著。
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作為優秀的軍民融合企業,在為國家航空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助推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紅團説:“‘動力、創新、融合’是特點,專注于高端裝備産品製造,進一步推進軍民融合項目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和航空發動機産業協同發展。”
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秘書劉濤談及老乾媽數十年如一日穩定增長的秘訣時表示,近五年來,企業銷售總收入超過200億元,上繳各項稅收近32億元,主要是在技術工藝、生産流程、産品研發設計等方面不斷優化和創新上,還紮實推進千企改造,有序推進項目建設,並依託老乾媽上下游産業鏈,通過産業帶動、就業扶持、結對幫扶等方式,在全省各市縣建立辣椒、生薑等原材料基地,每年帶動約18萬農戶增收脫貧,吸收招聘農村剩餘勞動力5000余人。
貴州省發改委主任陳少波表示,總的來看,這些年貴州的發展品質好,效率高,只要繼續保持定力、精準發力、深層著力,貴州經濟會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