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閒時節無閒農。隆冬時節的凱里市三棵樹鎮格衝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在格衝村食用菌大棚基地,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村民們忙著消毒、裝袋、搬運菌棒……現場一派火熱景象。
“我和另一個村民承包了1個大棚,苗侗情公司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保底收購食用菌,現在已經收了3茬蘑菇,毛收入有5000至6000元錢。估計接下來還有更好的收益,真是幫了我大忙。”正在自家的大棚裏為食用菌澆水的格衝村43歲貧困群眾劉繼昌説。
這僅僅是凱里市打好“四場硬仗”中大力實施産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凱里市大力實施精準方略,緊緊盯住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目標任務,緊緊抓住精準扶貧這一關鍵、基礎扶貧這一重點、産業扶貧這一支撐、就業增收這一核心,精準發力,突圍“美麗的貧困”,書寫了漂亮答卷。
“住上整潔的新房、喝上放心水、用上穩定電……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你看我這把年紀了,不是黨和政府幫我改造危房,我就要在這又小又破的百年老屋裏住一輩子了。我打心眼裏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凱里市洗馬河街道新岩村78歲的潘玉虎在危改後的新房前不由自主地跳起了歡慶的舞蹈。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一年來,凱里市推動大扶貧戰略深入實施,在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和“四場硬仗”、脫貧攻堅“十個一”工程等群眾直接受益、覆蓋面大、比較急迫的民生領域問題裏持續加大投入,一大批項目落地生根,讓村民的笑聲越來越朗。
“今天就是高興,我還能參與村集體經濟‘分紅’,不僅脫了貧,還走上致富路,全靠黨的政策好啊!”萬潮鎮香爐山村村民楊正光數著手裏的分紅現金,樂得合不上嘴。
……
不只是這位村民笑了,這也是全市脫貧群眾的肺腑之言。
一組數據作證——
實施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135公里,是上級下達任務的171%。
易地扶貧搬遷入住801戶3500人。完成東出口安置點一期主體工程。“一步搬到位、五個全覆蓋”搬遷模式和“出門六有”移民社區模式得到省州高度肯定。在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列第一。
産業扶貧項目紮實推進,11個扶貧産業子基金項目通過評審,獲批資金12.43億元。
組建市扶貧産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九進二齣”模式,實行貧困戶農副産品統購統銷,最大限度惠及群眾。
“特惠貸”4752戶入股資金2.35億元,分紅4364戶1727.5萬元。
繼續壓縮6%的行政經費投入教育事業,實施“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政策。實施“一個貧困學生一張銀行卡”扶貧工程,發放補助資金6批次788.72萬元。
實施移民安置點教育項目8個,培訓後促進就業4581人。
全面落實“四重醫療保障”,政策範圍內保障水準達98.2%,超省州規定目標8.2個百分點。
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452戶,同步實施“三改”工程。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投向27個深度貧困村。國有公司結對幫扶8個極貧村,助推一步到小康。
打造“桃李荷田·生態洛棉”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點,帶動脫貧3200人。
建成21個貧困村、2個移民小區電子商務服務站,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萬人次。
貧困漸行漸遠,幸福越來越近。
2017年底,預計完成12個貧困村出列,減少貧困人口13042人,全面完成省定脫貧目標。全市貧困發生率預計下降至6.38%。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