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來到貴州15年,在貴州投資20多個億,累計上交當地稅利15億元,解決近6000人就業困難。我親眼見證了貴州的重大發展變化和親身感受貴州人民思想觀念轉變,無一不令我驚嘆。”首次當選政協委員的溫竑平説。
“2003年,我從貴陽開車到貞豐的礦山要十個小時,現在從貴陽到礦山只要三個小時。僅有兩三戶人家的山區政府也將水泥路修到老百姓家門口,改善當地百姓生活條件的同時,更為投資者省成本、提效率。”溫竑平感嘆縣縣通高速的貴州拉動了當地經濟。
紫金礦業是溫竑平在黔西南貞豐縣的金礦,2001年溫竑平通過貴州省地質考察局的幫助,來到礦産資源豐富的貴州引進投資紫金礦業。“我是貴州改革開放的受益者,願紮根貴州、投資貴州,同貴州人民一同發展。”溫竑平激動地説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溫竑平説,“在不斷提升採礦和冶煉技術的同時,繼續對植被恢復、環境保護問題深入研究。”他認為貴州應充分利用工業優勢資源,將生態旅遊和工業旅遊結合在一起。黃金開採、提純過程對外開放,形成礦山旅遊開發工業旅遊産品,成為貴州旅遊的新興産業。
據悉,截至2017年,已有370家台資企業在黔“紮根”,港資企業達870家,累計利用港資79.8億美元。貴州作為泛珠三角區成員,隨著交通設施不斷改善,正逐步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文顧蘭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