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春運第4天,76歲的阮延仲和老伴杜永維起了個大早,備好行李,打包好香腸、臘肉等子女愛吃的家鄉特産後,趕往遵義高鐵站,準備乘坐動車去廣州和子女過年團聚。
站外冰雪未消,寒氣逼人。一名中年男士快步上前接過了阮延仲身上的背包。
該男子名叫趙四黔,是貴陽至廣州K842/1次列車車長,7年前在值乘中與阮延仲夫婦相識。7年來,在老人多次往返廣州的旅程中,總要先給趙四黔打電話,根據他的值乘時間,再敲定買票去廣州的時間。
1月25日,渝貴鐵路開通運營,令阮延仲夫婦興奮了好些天,子女為二老提前預訂了2月4日當天的動車車票。
“往年去廣州,幸虧有小趙照應。今年改坐動車了,要告訴他一聲。”杜永維提醒著老伴。
11時05分,D1801次列車抵達遵義站,趙四黔陪著兩位老人上車,將服務老人的接力棒交給了動車列車長陳瑤。陳瑤為二老填寫了“重點旅客服務卡”,幫他們挂在胸前。隨後,趙四黔把老人途中需要的“送餐服務、服藥提醒、血壓測量”等預約服務內容再次與陳瑤核對確認。
11時05分,列車停靠貴陽東站,趙四黔起身道別。望著車窗外趙四黔漸漸遠去的背影,阮延仲夫婦對於他利用休班時間專程跑來送一程的舉動,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動妹”姬艷艷在車廂內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為車內近30位老年旅客提供重點服務——他們都是從貴州去廣州與子女團聚的,80歲的曾發禎老人也是其中的一位。
“以前想女兒時只能打電話,現在我們直接從遵義坐動車去看她。”曾發禎眼眶有些濕潤:“受交通限制,他已有5年沒見過遠嫁廣州的女兒了。”
陳瑤説,值乘3年多來,她感受最深的是乘高鐵去異地看望子女的貴州老人日益增多。因此,列車班組在對探親老人的重點服務項目中,配備了靠枕、老花鏡等備品,還進一步細化了預約服務舉措。(許毅 曾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