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産業被列為貴州“五張名片”之首。但全省白酒産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圍繞本次大會的主題,我談幾點看法:
以“新”為序,共推“三大戰略”,吹響貴州酒業高品質發展的進軍號。機遇稍縱即逝,發展時不我待。我們要自覺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全力以赴抓好“三大戰略”。文化戰略:沒有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就很難保住貴州白酒的金字招牌。一要“破”和“立”結合,創造性轉化,二要“守”與“變”結合,創新性發展。品牌戰略:一要樹品牌。與全球其他知名酒類一樣,中國白酒理應擁有許多知名的酒企、知名的品牌。二要提品質。酒品行天下,釀好酒是品牌的根本。三要優品種。差異化戰略:行銷定位精準化,行銷管理精細化,行銷服務精緻化。
以“實”為綱,共建“三種關係”,奏好貴州酒企集群式發展的協奏曲。貴州白酒企業絕不能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全省白酒企業要集群式發展,處理好以下“三種關係。協調關係:一要深化夥伴精神。相互之間心貼得更近、手拉的更緊、路走得更寬。二要深化交流互鑒。貴州白酒企業更應加大交流力度,密切交流互動,攜手走出省外、走向國外。三要深化包容合作。相互包容、相互相容、相互融合、相互和諧、相互促進,打造合作發展新模式。協作關係:要搭建人才協作平臺、科技協作平臺、物流協作平臺。協同關係:一要形成戰略協同新格局,要共同著力“六大發展路徑”,即堅持以做精産品為重點、堅持以做大市場為突破、堅持以做優品牌為主線、堅持以做好文化為抓手、堅持以做強産業為支撐、堅持以做足貢獻為己任。二要形成市場協同新模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清除各企業之間的市場壁壘。三要形成産業協同新體系。省委書記孫志剛就茅臺發展方向和目標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的總體要求。省長諶貽琴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白酒等特色産業做大做強;要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産業航母”。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就必須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以“強”為要,共促“三個機制”,譜寫貴州白酒抱團化發展的群英會。要建立共商機制:一要建立溝通機制。這次圓桌會議形成的《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共識》,可概括為“五共”,即共揚文化、共保品質、共護環境、共守誠信、共擔責任。二要建立聯動機制。不論企業體量大小、市場大小、客戶多少,都應該平等相待。三要建立聯盟機制,建議探索建立貴州白酒文化、技術、行銷等聯盟。要建立共建機制:一要建立對口合作機制。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絕不能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二要建立資源共享機制。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生態環境才能釀造好茅臺酒”。茅臺將一如既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茅臺酒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各企業決不能破壞生態、損毀資源、貽害韆鞦。三要建立競合發展機制。超越競爭的是競合。儘管白酒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既是對手,又是朋友,各有各的市場、各有各的空間,要各唱各的拿手戲,各打各的特色牌,也可互相“拼車”、互搭“快車”。要建立共贏機制:一要打造利益共同體,二要打造命運共同體,三要打造責任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