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數據下的智慧交通
2018-03-06 09:40:03  |  來源:貴州日報  |  編輯:羅奇波

  每天,家住大十字的蔣思思在上下班出門前,都會打開手機APP“車來了”,查詢自己要乘坐的8路公交車的實時位置。“我看著公交車的實時位置出門,不會耽誤一點時間,尤其冬天或者下雨天,避免了以前在車站苦等的情況。”作為貴陽市民,蔣思思體會到了大數據給自己的日常出行帶來的便捷。

  2016年5月,“車來了”借助貴陽市交通大數據孵化器提供的數據在貴陽上線以來,在全國80個城市中日活率最高。穿梭于貴陽市大街小巷的一輛輛公交車,無論在行駛中還是停在路邊或因交通違法被交警攔下,整個過程中都在産生著各種各樣的海量數據。這些看似雜亂無序數據,一旦通過貴陽市交通大數據孵化器平臺重新拆分、重組、統計、解析之後,便能夠産生出新的價值。而這些新的價值,如今正在貴陽市民每天選擇哪條線路上班、乘坐哪輛公交車等情況之下悄然體現。

  “大數據能夠給貴陽交通帶來的,是無限的可能。”貴陽公安交通管理局一位負責人説,作為國內首個城市交通數據開放與應用平臺,在融合交通數據資源,整合雲計算平臺,結合成熟科技孵化體系的基礎上,貴陽公安交通管理局開通大數據孵化器,融合交通七大項70小項數據,整合了包括車管數據、駕管數據、車輛實時卡口數據、道路狀況數據、道路擁堵情況數據等,包含的數據高達5億條,其中還有部分為實時數據。平臺註冊用戶已達1100人,認證團隊企業70個。

  該平臺免費提供計算與數據資源的方式開放交通大數據,最終目的是通過各種創新産品,推動貴陽交通數據産業發展,致力打造貴陽交通大數據産業發展聚集區及提升城市交通服務水準。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海內外科研院校、企業的關注。

  對於身處交通管理一線的交警來説,大數據帶來的便利他們也深有體會。“在過去,我們要查一輛車的信息,需要打電話回指揮中心,然後再接收指揮中心的反饋。現在,只需拿出手機便能快速查詢到車輛信息並及時做出處置。”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岩區分局一中隊民警周龍説。

  市交管局的智慧交通管控平台下的子系統“查緝布控系統”,通過遍佈各區的電子卡口監控全天不間斷地採集各條路段車輛信息,並即刻通過大數據對車輛信息進行智慧分析和比對,一旦發現異常,便會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信息,對涉嫌交通違法的車輛進行精確查處。

  “請對著這個檢測儀呼一口氣。”周龍正在對寶山北路路段的機動車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他説,打開執法記錄儀先輸入自己的警號、密碼,在進行酒駕稽查時,就實現了檢測數據與責任人的點對點的連接,被查人員一呼氣,數據就被第一時間上傳到公安內部網,提高了交警的執法效率,也壓縮了執法人以往在執法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實現權力運行和個體行為“事事進流程、人人全留痕”。這是市交管局利用大數據建設“數據鐵籠”系統,“數據鐵籠”的基礎和框架就是民警的個人誠信檔案,裏麵包括了數據記錄、風險預警、效益分析和誠信評價四個模組。民警每個月的工作時間、加班時間等信息也將被存儲,通過數據對其工作效能進行監督考評。具體工作中,民警每天的執法情況,還將通過效益分析模組將執法數據形成執法熱點圖、違法行為熱點圖。哪些區域交通違法行為集中、哪些類型的違法行為較突出等情況都會以圖表的形式顯示,讓民警執法更有針對性。 (通訊員徐然)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