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貴州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8-03-09 10:18:46  |  來源:貴州日報  |  編輯:羅奇波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就是當下貴州老百姓幹事創業精氣神的真實寫照,全省上下都是認準了道在幹,鉚足了勁在拼。”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團組開放日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陳少波金句頻出,引來媒體連連點讚。

  曾經,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稱的貴州,怎樣用努力和姿態,呈現出花香滿園、璀璨綻放?

  “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財政報告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幹貨多、機遇多、對像貴州這樣的西部欠發達省份關心支持多。”陳少波認為,中央持續給予貴州的關心和支持,是重要因素。

  陳少波列舉了幾個數據:報告中提到,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376億元,比上年增加300億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等等。“這些都是重大機遇,讓我們非常振奮。”

  感動之情溢於言表。陳少波説:“特別讓人感動的是,中央對貴州的關心支持不僅體現在項目上、資金上,還體現在給平臺、給空間、給政策、給機遇上。”中央的持續給力,正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老百姓生産生活帶來重大而深刻的變革。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貴州也用自己的努力,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在高品質發展舞臺上閃耀綻放。

  貴州的名片越來越多。陳少波侃侃而談:“現在是:講大數據必講貴州,講貴州必講大數據。大數據已經成為貴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有人説,如今貴州的世界級名片越來越多,茅臺、黃果樹大瀑布是資深名片,大數據、中國天眼是新興名片。”

  貴州的生態越來越好。陳少波用數值説明生態顏值:全省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37%,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公眾滿意度居全國第2位。“‘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如果其他條件相差不大,誰都願意到擁有綠水青山的地方旅遊、投資、就業和生活。”

  貴州吸引力越來越足。陳少波説話有底氣:圍繞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開放通道。貴州日益增多的“十字”型路網,見證著貴州經濟的快速崛起,昭示著新時代已撲面而來。

  吸引力從何證明?陳少波給出數字,這幾年落戶貴州的國內外500強企業就達122家,每年引進省外到位資金都是七八千億元。他們正在以其高品質高水準高效率攪活貴州高品質發展的一池春水。這幾年選擇到貴州就業的大學生人數名列全國前茅,高端人才數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我在貴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讓無數朋友怦然心動、心嚮往之,最終紮根貴州。

  “我們堅信,有中央的持續給力、有各方的積極助力、有我們自身的奮發努力,貴州發展的明天一定會持續向好、一路看好、更加美好。”(記者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