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記者撥通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輪胎有限公司動力供應分公司維修電工組班長廖成臣的手機,聽筒中傳來車間機床的轟隆聲,他正在車間指導徒弟對設備進行檢修。
“這一行的勞動強度很大,一般人下了班就休息了,但我愛琢磨工作上的事,也樂意將自己原來在工作中遇到過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告訴大家,現在跟徒弟們經常為了探討新問題的解決方法熬到淩晨一兩點……”回想起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情景,廖成臣在電話中的語調稍顯亢奮:“我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也曾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但能成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開會,真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在廖成臣看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但在享受榮譽之餘,他也開始擔憂,怕辜負了所代表的人。
“作為一線工人,我深刻感受到國家和人民過去五年對一線生産工匠人才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更要立足本職崗位,紮根一線進行調研,多傾聽、收集來自基層産業工人的呼聲和所處行業遇到的發展困境及瓶頸,為産業工人發聲,為高技能人才發聲,為電力裝備製造業發聲。”廖成臣認為,“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這19個字道出了工匠精神的真諦,也激勵著他進一步把自己的履職熱情轉化為履職能力。
1994年,還是學徒的廖成臣主要負責公司的蒸汽、空壓、供水、供電等四大設備的故障維修。因為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喜愛,廖成臣在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後總愛跟技術人員“扎堆”,向他們討經驗、學技術。2014年,廖成臣成長為公司裏的技術骨幹,很多在旁人看來棘手的技術難題,到了他手中總能迎刃而解,至此,公司還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廖成臣工作室”,希望以此為平臺,由“師傅帶徒弟”開展技術培訓。
“工作了25年,見證了祖國工業水準的快速發展提高。如今,身處在這樣一個激情四射的創新時代,我一定要將兩會精神學深悟透,瞄準國家經濟社會的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下苦功掌握核心競爭力,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爭取讓更多‘中國製造’‘貴州産品’走向世界。”談及將來,廖成臣信心滿滿。(記者 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