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給留守兒童更多精準關愛
2018-04-11 10:08:13  |  來源:貴州日報  |  編輯:羅奇波

  貴州省遵義市民政、教育聯合公安、中國聯通等為6周歲至16周歲的農村留守、困難兒童配發平安智慧手環。目前,遵義已為6.6萬農村留守和困難兒童配發平安智慧手環。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均衡、公共服務不均等、社會保障還不夠完善等問題的反映。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已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社會各界做了許多工作,特別是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關愛,但這還不夠,他們還需要更精準的關愛和保護。

  一項針對6省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成長存在意外傷害凸顯、學習成績較差等問題,意外傷害被列為問題之首。對此,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政府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為廣大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

  為留守兒童創造更好的環境,必須要有一整套規範、嚴格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但再好的制度也要有具體落實的配套措施,貴州遵義為6.6萬兒童配平安智慧手環,就是一項很好的具體落實的配套措施,能有效提升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救助保護能力,值得點讚和借鑒。

  平安智慧手環不僅可以打電話,還集手機APP、位置實時監控、SOS緊急報警、電子圍欄報警、移動軌跡查詢等功能于一體,在“地網”安防技術保障下,佩戴手環的留守兒童猶如有了“電子監護人”,孩子一旦有異常動態就會第一時間預警。

  關愛留守兒童,不但要精細,還要精準。這個“準”首先要瞄準如何更好保護他們的安全。對眾多留守孩子的成長來説,安全是第一位的。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如沒有這個“準”,其他的“細”也就打了折扣。

  “電子監護人”的作用不能小視,可要更好發揮其作用,還需要民政、公安、教育等多部門加強合作,強化責任意識,依託平安智慧手環具有的位置實時監控、緊急報警、移動軌跡查詢等多項功能,第一時間預警、偵測、定位,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要嚴厲打擊侵害留守兒童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為留守兒童築牢一道安全防護墻,讓留守兒童在更安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