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管去昆明還是去貴陽做檢查,都要坐三個多小時車,醫院人多排隊不説,看完病當天不一定能趕回來。”4月12日,剛進行完第三次遠程醫療診斷的陳師攀説道。陳師攀今年19歲,是盤州市大山鎮人,13歲患糖尿病後,每半年或一年到醫院進行檢查。
“盤州到貴陽一人來回高鐵票230元,算上各種開支,去檢查一次要花費將近一千元,費時、費力、費錢。”陳師攀的父親陳景華掰著指頭算賬。
明知費時、費力、費錢,為什麼還要去大醫院?
“圖個放心!”陳景華説。
不過,這一費時、費力、費錢的診斷方式在盤州市人民醫院遠程醫療中心正式使用後得到了改善。
2016年8月,陳師攀成為了盤州市第一批受惠于遠程醫療的人,在家門口就能申請到貴醫附院專家對他病情進行診斷,診斷費不超過10元。
“診斷一次最多半天時間,整個花銷不超過100元,省時、省心、省錢。”陳景華説。
專家“雲端”問診,不僅使患者及時得到救治,節約了衛生資源,還減輕了就醫群眾異地就診交通費、家屬陪同費、住院醫療費等負擔,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同時,遠程醫療對加速縣域、鄉鎮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具有推動作用。
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以來,我省就以實施國家遠程醫療政策試點項目為契機,通過搶抓大數據戰略重大機遇,持續發力,是全國首個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的省份。
從2016年6月起到2018年3月,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累計開展遠程會診2.506萬例,是我省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展遠程診療以來累計總量的80倍;開展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和遠程檢驗質控13.4萬例;省、市三甲醫院通過遠程醫療平臺,面向全省醫療機構開展常態化的遠程培訓300余場次,培訓30余萬人次。
此外,針對大醫院“一號難求”等問題,我省還建成國內首家以省為單位的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患者只需通過“健康貴州12320”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多種方式便可實現全省縣級以上公立醫院“一窗式”預約掛號。
截至4月10日,平臺內匯集了全省209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11019位專家(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及18562名醫生的門診排班數據及信息,通過平臺開展預約掛號患者已達135817人次。
貴陽朗瑪信息技術公司以建設互聯網醫院為切入點,大力推廣網絡診療和健康管理,全力構建網絡醫療大數據。圖為市民在體驗大數據分析身體健康指數。(記者 曾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