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雷山縣西江鎮招龍節在麻料村開幕,節日舉辦的11天,每天都有近千名遊客來體驗這一特色民俗活動,村裏銀飾産品熱銷,讓村民樂開了花。
遠近聞名的麻料村,有著500多年的銀匠史,這裡居住著180多戶人家700余人,一直以來依然保留著古老手工制做銀飾的傳統,全村有近200多名銀匠師傅,故又得名“銀匠村”。麻料苗寨依山而建,吊腳木樓錯落有致,遠遠望去,猶如一幅濃墨淡描的水彩畫。
在銀飾加工作坊裏,20多歲的銀匠李東金一邊忙著銀飾加工與製作,一邊向遊客介紹銀器製作的流程。
原來,打造一件銀器需要熔銀、鍛打、制條、制絲、製片、壓花、紋飾鑽雕、編結、裝配、清洗等十幾道工序,程式十分繁瑣,而且銀飾造型本身對銀匠的手工技術要求非常高。
“我從10歲起就跟隨爸爸從事民族銀飾的製作,幹了10多年了。”李東金説。
麻料銀匠的民族銀飾製作手藝是世代相傳的。憑藉底蘊深厚的銀飾文化,2006年,雷山縣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被國家文化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要讓麻料銀飾製作技藝依託旅遊業發展,走向全國各地。”麻料銀匠協會新會長潘仕學説,“我們要留住古老的麻料銀飾工藝、以身作則帶頭打造好自家的銀飾加工坊,結合旅遊市場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工藝奇特的旅遊産品。”
同時,為了更好地傳承銀飾技藝,更大範圍讓天下人共享技藝,麻料村建立的全國第一所銀匠免費培訓學校即將開學,將有更多人前來學習和切磋銀飾技藝。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麻料銀飾加工已成為當地苗家人傳承民族文化和發家致富的本領,帶動了當地苗族銀飾旅遊産品發展,成為全村脫貧攻堅的利器。
麻料村村支書李玉昌介紹,去年,全村銀飾加工業創收超過億元,全村千萬元級富翁1戶,百萬元級20多戶,十萬元級50余戶。(記者 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