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黔西南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黔西南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蹄疾步穩,改革舉措不斷落地,改革動力不斷激發,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不斷增強。
科學謀劃,強化組織領導
頂層設計,嚴格對標中央省委。召開黔西南州委深改領導小組會議10次,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主動適應和服務新常態。專題聽取各專項小組聯絡員單位、專題組牽頭單位以及各縣(市)、義龍新區“一把手”推進改革工作述職報告。
搭建平臺,理順工作體制機制。建立“黔西南州全面深化改革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橫向與縱向的聯繫。實行“五按月”“五類督察”推進機制。
輿論引導,營造改革濃厚氛圍。針對輿情反映,創新改革宣傳手段。向省委改革辦上報改革信息1700余條,改革典型案例和動態被採用100余條。在州電視臺和日報社開設“改革進行時”專欄,總結改革典型經驗。
統籌協調,注重落地見效
實行精細化管理,狠抓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穩步有序推進。
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施“千企改造”和“千企引進”工程;推進“大電強網+大産業”戰略;義龍大數據産業園初具規模;推進農村“三變”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義龍新區在全省率先探索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改革。
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生態文明目標體系,紮實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建成4個污水處理項目;全面落實了“河(庫)長”制。“四大生態”建設工程有效推進,“兩江一河”千里精品旅遊線初步形成。
民主法治領域改革有序推進。推動景區管理條例和古茶樹資源保護條例等立法工作。出臺政協委員發揮主體作用規則,州政協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實施辦法;實現全州1216個村“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文化體制改革蓬勃發展。掛牌成立新時代市民講習所133個、農民講習所1216個,建成48個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6個鄉村學校少年宮。文藝創作《二十四道拐》《姜仕坤》等獲省級獎勵,近400家文化小微企業爭取到財政補助和低息貸款。
民生事業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聚焦深度貧困,實行縣市區主官脫貧攻堅工作目標“確認書”制度,建成“精準扶貧指揮作戰系統”,在全省率先使用數據共享平臺進行貧困戶精準比對識別,探索實施新市民計劃。實施287所學校“全面改簿”項目,實施教育扶貧項目,資助了一大批貧困學生,興義八中榮升為“一類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建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六重醫療保障”制度。實現異地就醫全國聯網即時結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萬戶。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向基層一線延伸。積極引導無職無崗黨員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建立“‘四方五共’威信黨支部”890個。遴選人員赴極貧鄉鎮和深度貧困鄉鎮挂任鄉鎮黨政副職;完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專題示範培訓工作;強化易地扶貧搬遷黨組織建設。
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全力推進全州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對119個黨組織開展巡察,統籌建立全州“數據倉庫”;按月開展“兩個責任”備案;深化“三轉”做實監督責任;鄉鎮紀委書記、專職副書記實現專職化。落實問題線索“雙報告”制度,成立巡察組對8縣(市)、義龍新區和4個極貧鄉鎮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巡察。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