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雞蛋書記”的産業訣
貴州日報  2018-05-14 14:29:06

  小小“雞蛋”怎能變“金蛋”?印江自治縣板溪鎮柿坪村的幹部群眾給出了答案——

  靠著林下養雞項目的全覆蓋,2017年,柿坪村減貧68戶242人,從貧困村中出列,村民們第一次嘗到了分紅的甜頭,貧困戶人均500元,非貧困戶人均100元。

  見效快、全覆蓋,柿坪村搞産業訣竅在哪?

  “哪有什麼訣竅?靠苦幹!”板溪鎮黨委書記張軍回答。

  在板溪鎮,地形破碎、山高谷深的村寨不在少數,柿坪村是板溪鎮18個貧困村中的深度貧困村,500畝耕地中僅坡耕地就佔了85%,2014年貧困人口達153戶595人,2017年初,仍有78戶280人。

  “窮,頓頓包谷洋芋,餓不死,富不了,也不是沒想過辦法。”38歲的柿坪村村主任余勇感嘆説。

  1998年,一場大暴雪把余勇的100余只羊凍成了“冰棍”,為償還數萬元損失,他索性跑到貴陽務工,靠著一番打拼開起了一家小超市,總算站穩了腳跟。

  脫貧攻堅進入衝鋒時期,板溪鎮為儘快“啃”下柿坪村這塊硬骨頭,鎮黨政班子成員、農技專家為柿坪村的産業發展把脈問診,開出“發展林下養雞”的藥方。

  大多數群眾持觀望態度,余勇養殖失敗的經歷仿佛就在昨天,萬一失敗,豈不是揭開鍋蓋見了底?

  群眾在盼,幹部要幹。余勇與村支書何明想到了一塊,何明向親戚借了8000元購買雞苗,膽子大的村民楊再紅也借了5000元購買了雞苗,陸陸續續有零星散戶也加入蛋雞養殖。

  植被好,水源充足,村裏的蛋雞很快有了收穫,三人又喜又憂:喜的是産蛋率穩定後,一天要收撿1000個雞蛋;憂的是沒銷路,沒品牌,雞蛋全靠零售,消費者不買賬。

  正是七月盛夏,天氣炎熱,酷暑難當,眼看雞蛋越堆越多,何明有苦説不出,楊再紅的心涼了半截。

  “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産業,不能就這麼敗了。”張軍帶著技術人員在村裏蹲了一個下午,挖原因、找辦法。

  “人家是來幫咱們的,再窮不能虧了幹部。”楊再紅夫婦一合計,張羅大家吃頓家常便飯。

  在村裏,不吃一口農家飯,會被群眾説看不起這個家。菜端上桌,張軍和幹部們卻遲遲不忍動筷子,心裏像倒了一瓶醋。

  為啥?番茄炒雞蛋、蒸雞蛋花、青椒炒雞蛋……一桌五六個菜,個個離不開雞蛋!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飯桌上,張軍給大家鼓氣,一要明確專人,租用門面賣雞蛋,形成固定銷售網點;二要養殖大戶帶著雞蛋去縣裏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免費送雞蛋,爭取支持;三要在書畫廣場等人流集聚的地方現場煮雞蛋賣,在群眾中形成口碑行銷……

  幾天后,張軍率領3名班子成員和10名幹部帶著能人大戶,拉著雞蛋、液化灶到市、縣廣場、農貿市場現場推銷,扯開嗓子推銷雞蛋。

  2000多個雞蛋送出去了,柿坪土雞蛋名號打響了,張軍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雞蛋書記”。

  “一開始總覺得自己大小也是個幹部,有點不好意思。”張軍説,後來一想,幫貧困戶賣雞蛋,臉皮厚點也沒啥,如果雞蛋賣不出去,我這張臉才真不知道往哪放。

  “産業發展八要素要落地落實,不下苦功夫不行。”為讓養雞項目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精準,張軍扎進村裏調研上百次,群眾會開了無數次,草稿紙都劃了一大摞。

  目前,柿坪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了雙創産業黨支部,發展林下養雞26000隻,建設圈舍80個,生態林下養雞模式已在板溪鎮鎮10個村推廣開來。

  夕陽中,回望青山掩映下的美麗村落,一座座藍色雞舍和滿山遍野奔走的山雞正在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寶貝,一幅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新農村産業發展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幹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這是最樸素的基層經驗,“雞蛋書記”讓人們看到,心裏裝著群眾的創業型好幹部,群眾心裏也會記挂他。(作者 馬剛 楊聰  金秋時 )

編輯:羅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