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在建項目六威(六盤水至威寧)高速公路即將於下月建成通車。作為其重點控制性工程,雙山特長隧道是目前貴州最長公路隧道、最長高瓦斯隧道。今年7月17日,雙山隧道實現“零事故、零傷亡”雙幅貫通,為六威高速年底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切主要得益於在隧道建設中配置了“隧道施工緊急避難所”,雙山隧道也成為我省公路建設領域首次採用“隧道施工緊急避難所”裝備的建設項目。
雙山隧道地處威寧自治縣小海鎮、哈喇河鄉、觀風海鎮的交界處。施工標段為全省最高海拔區域,這裡長年有大霧、大風、凝冰等極端天氣,全年凝凍天氣達50天左右,雨季長達180天,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平均氣溫低於0℃,最低為-13.1℃,施工條件極為惡劣。
“雙山隧道實現零事故和零傷亡雙幅貫通,是來之不易的成績,為貴州高速公路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六威高速公路項目辦公室相關人員説。“雙山隧道穿煤地段是一級瓦斯工區。”項目現場挂幫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瓦斯突出、瓦斯燃燒和瓦斯爆炸等事故風險,還經常面臨涌水突泥等地質災害,建設過程中遭遇岩溶異常帶6處、破碎斷層2處、大小溶洞24個。
為了順利攻堅,施工方在距離煤層300米處進行超前地質鑽探,實時探測煤層參數、瓦斯濃度等情況,並在施工前完成對挖掘機、裝載機等施工機械的專業防爆改裝,確保了隧道安全作業。同時,還配以瓦斯監控系統、局部風扇、防爆電纜等專業設備,通過採用雙電源雙通風機設備,24小時不間斷作業,稀釋洞內瓦斯含量,為工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施工中,雙山隧道參建單位還大膽採用隧道初支濕噴工藝、水壓爆破、CO2氣體保護焊接、等離子切割、隧道門禁及人員定位系統、三臂鑿岩臺車等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在確保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的同時,還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
“為確保一線施工人員安全,我們配置了‘隧道施工緊急避難所’。”隧道出口施工方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裝備在我省公路建設中屬首次使用。在雙山隧道施工過程中使用的“緊急避難所”,由集裝箱改裝而成,長6米、寬3米、高2.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主臥,可同時容納15人緊急避難。該避難所緊跟工人步伐,隨著施工進度往前移動,以確保隧道作業面發生瓦斯燃燒或爆炸事故時,洞內作業人員能及時進入箱體避難並等待外部救援。避難所配有水、食物、藥物、壓風自救系統、防爆電話、照明系統等,可為15人提供5天的安全保障。(記者 聶毅 通訊員 王衛華 王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