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組合屏上,大家可以看到共享數據總量、開放數據總量、交換數量總量等幾十余項數據……”11月13日,在雲上貴州系統平臺監控調度中心,工程師朱浩正耐心地向來自山東青島的參觀者介紹。
“大數據已成為貴州的一張新名片,談大數據必談貴州,談貴州必談雲上貴州,所以我們來了。”一位參觀者説。
貴州是全國最早立體推動發展大數據産業的省份。2014年,以“一辦一中心一企業一智庫”管理架構成立的雲上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借貴州發展大數據的東風,建成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數據集聚共享開放的雲計算平臺——雲上貴州系統平臺。
傳統的政務業務系統,大部分構建有專網,業務運行自成一體,各單位之間的數據互不相通,容易形成數據壁壘,數據不能實時共享。“雲上貴州系統平臺打破了部門間的‘數據壁壘’,成為培育大數據開放應用、培育産業的切入點和發展平臺。”雲上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CTO秦曉東介紹,雲上貴州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已率先實現與國家共享平臺互聯互通。
截至目前,雲上貴州系統平臺共匯聚262個政府單位、22個事業單位、24個企業用戶,部署730個應用系統,存儲數據量總共為3992TB,為消除“數據孤島”,打破“部門壁壘”提供有力的技術服務,為政府利用大數據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隨著政府數據的融合匯通,群眾也能感受到大數據帶來的變化。以辦理身份證為例,以前要辦理身份證,必須回戶籍所在地,政府數據融合後,可以在居住地就近辦理,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2017年底,依託雲上貴州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雲上貴州整合了扶貧、公安、教育、衛計、工商、民政、人社、國土、住建等十多個部門的數據,開發了貴州省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實現數據實時自動比對、數據異常自動預警、動態精準識別貧困戶,為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插上了大數據翅膀”。
貴州省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可快速查詢貧困戶的基本狀況、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幫扶成效、幫扶責任人等信息,還可查看貧困戶建檔立卡數據與委辦廳局數據的比對異常情況,可以有效解決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數據不通”“數據不準”等問題,真正做到用數據畫像,讓數據説話。
2018年1月,省委、省政府為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組建成立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克岩説,未來,雲上貴州將充分發揮企業優勢,以紮實做好政務事業、做大IDC業務增量等為核心,整合多方優質資源,進一步深化我省大數據“聚通用”建設,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者 易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