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電子商務”一直是數博會上的熱門話題,貫穿于歷屆數博會。特別是今年,貴州省出臺了一些列措施,進一步發揮大數據作用,助推電子商務“開的花更紅,結的果更大”,助力貴州農特産品“走得更遠”。
根據《貴州省進一步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方案(2019-2020年)》,貴州計劃到2020年實現省級農村電商公共平臺縣域服務全覆蓋、電商運營中心和快遞物流中心貧困縣全覆蓋、電商服務站點和物流站點鄉鎮全覆蓋。同時,貴州還將加強與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依託龍頭電商企業建設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社區電商體系,發展自動售菜機、生鮮自提櫃等社區微菜場模式,將項目建設和貧困地區農産品銷售有機結合,打造農産品基地直供體系,促進農産品電子商務與大數據融合發展。
“把貴州産品推向全國乃至國外,助力‘黔貨出山’”
短短兩年時間,貴州順食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的羊肉粉,從開始的月銷售額十萬發展到月銷售額過百萬。
“貴州大數據的快速發展,讓阿裡巴巴、騰訊等知名企業紛紛搶灘貴州,助力貴州電商發展。”貴州順食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創先表示,在産品相對匱乏的貴州,目前本地電商多數經營農特産品,形式以農村電商為主,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貴州農村電商發展得越來越好。
龔創先表示,如今在貴州説起“大數據”這個關鍵詞,人們自然而然就能聯想到日常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在醫療、交通,還是在購物、旅遊等方面,大數據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電商公司,應該與傳統公司緊抱成團,深度交流本地産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龔創先認為,從而借助貴州發展大數據的優勢,分析市場、把握市場,把貴州的農特産品推向全國乃至國外,助力“黔貨出山”。
龔創先表示,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發揮自身優勢,助力“黔貨出山”
“國家的支持和鼓勵,讓貴州農村電商發展越來越快”
位於冊亨縣巧馬鎮的土法紅糖工廠,註冊申請了“納桑”商標及相關外包裝設計,是黔西南州冊亨縣第一家擁有SC認證的土法紅糖廠。
目前,納桑土法紅糖共推出全系列紅糖産品5款,並通過線上渠道覆蓋全國多個省地市,其中多發往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國家對貴州電商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對做得好的電商企業進行嘉獎和立標杆,對剛起步的電商企業進行培訓與扶持,對還沒有做電商的傳統企業進行引導與鼓勵。”冊亨縣木棉村土法紅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建仁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參與到電商潮流中來,讓貴州電商尤其是農村電商發展越來越快。
納桑紅糖項目啟動以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大力進行品牌宣傳,打響了企業知名度,並依託自營平臺與貴州電商雲那家網、電商雲到村裏等100余個電商平臺、網絡媒體、自媒體建立品牌合作,目前銷售情況比較穩定。
“對於農村基層電商來説,數據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利好就是,我們能通過數據更加有效地找準目標客戶,有針對性的進行行銷。”周建仁説。
周建仁表示,國家給予的大力支持,讓貴州電商尤其是農村電商發展越來越快
“將傳統産業與電商有效融合,實現銷售額持續增長”
2018年,貴州永紅食品有限公司借助電子商務erp軟體對旗下産品2015年-2017年整體銷售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包括産品口味、目標人群、消費習慣等等。結合數據分析結果,永紅公司于2018年轉變銷售策略,使得當年産品銷量突飛猛進,實現了銷售額增長4倍達到4800萬。
“得益於國家對貴州大數據的支持,貴州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影響越來越深遠。”貴州永紅食品有限公司電商經理江濤認為,在貴州加速發展大數據的背景下,廣大電商企業應根據客戶的消費習慣、水準、地域、年齡等多維度進行分析,結合電商平臺的運營技巧,尋找相應的目標人群進行精準化行銷。
貴州大數據發展“上半場”解決好了定位問題,“下半場”將把推動大數據與傳統企業融合、與實體經濟融合會作為主要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借大數據之力,將實體經濟、傳統産業和電子商務有機結合,爭取實現銷售額的持續增長。”江濤表示。(作者 洪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