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家屯夜棲地,黑頸鶴、灰鶴、斑頭雁等鳥類迎著朝陽成群起飛外出覓食,上演“旭日東昇鶴影明,生態美景醉人心”盛景。 沈光勇 攝
春風拂面,貴州草海濕地水波瀲艷,候鳥翔集,東方白鸛的身影劃破碧空,鵜鶘悠然漂浮于湖面,黑頸鶴在濕地間輕輕踱步,灰鶴、斑頭雁各自嬉戲覓食……
除了濕地上的鳥群,在草海北坡公園,紅艷的火棘果如星辰點綴枝頭,白頰噪鹛、斑胸鉤嘴鹛、矛紋草鹛紛紛駐足啄食。在林間步道旁,黃臀鵯、領雀嘴鵯則在女貞樹上歡快覓食。
一場春雨過後,濕潤的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清香,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千余只灰頭麥雞的意外降臨,為小城帶來了春天的驚喜,鳴叫聲清脆悅耳,宛如大自然的歌者。
候鳥識天時,生態見初心。
從治理污染到生態修復,從退耕還湖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貴州每一項舉措都凝聚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以廣闊的懷抱迎接更多珍禽翩然降臨,訴説著生態復蘇的美麗故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婷婷圖片來源 貴州圖片庫)
2月23日,成群的灰頭麥雞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舞陽河棲息。磨桂賓 攝
2月11日,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家屯夜棲地,黑頸鶴、灰鶴、斑頭雁等鳥類迎著朝陽成群起飛外出覓食。沈光勇 攝
2月11日,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鎮溫家屯候鳥棲息地拍攝的黑頸鶴等越冬候鳥。岳剛 攝
2月18日,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鎖黃倉濕地公園拍攝的鳥群。岳剛 攝
2月8日,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鎖黃倉濕地公園拍到的白骨頂雞。沈光勇 攝
2月18日,灰頭麥雞在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㵲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棲息。 胡攀學 攝
2月18日,灰頭麥雞在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㵲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棲息。胡攀學 攝
2月9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縣城,千余只“天外來客”——灰頭麥雞現身於山水田園小城,打破了春天的沉寂。張帆 攝
2月9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縣城,千余只“天外來客”——灰頭麥雞現身於山水田園小城,打破了春天的沉寂。張帆 攝
2月1日,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鄭家營覓食地的黑頸鶴。 沈光勇 攝
2月11日,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鎮溫家屯候鳥棲息地拍攝的黑頸鶴等越冬候鳥。岳剛 攝
2月16日,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黑頸鶴振翅高飛。 王緒竹 攝
2月16日,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黑頸鶴振翅高飛。王緒竹 攝
2月16日,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一對黑頸鶴“情侶”正在“談情説愛”。王緒竹 攝
威寧自治縣草海湖畔晴空萬里,黑頸鶴成群結隊。王緒竹 攝
威寧自治縣草海湖畔晴空萬里,黑頸鶴在清晨暖陽的照耀下,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王緒竹 攝
威寧自治縣草海湖畔晴空萬里,黑頸鶴在清晨暖陽的照耀下,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王緒竹 攝
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一群群黑頸鶴翩然起舞,悠閒自得。王緒竹 攝
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一群群黑頸鶴翩然起舞,悠閒自得。王緒竹 攝
2月8日,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到的鵜鶘。沈光勇 劉廣惠 攝
2月8日,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到的鵜鶘。沈光勇 劉廣惠 攝
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到的東方白鸛。沈光勇 劉廣惠 攝
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到的東方白鸛。 沈光勇 劉廣惠 攝
2月17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內,拍到的斑胸鉤嘴鹛。沈光勇 攝
2月17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內,拍到的矛紋草鹛。沈光勇 攝
2月17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內,一片繁茂的火棘林上綴滿了鮮艷奪目的紅色的火棘果,吸引了白頰噪鹛登枝啄食。 沈光勇 攝
2月10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步行道旁,在女貞樹上拍到的黃臀鵯。 沈光勇 攝
2月10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步行道旁,在女貞樹上拍到的黃臀鵯。沈光勇 攝
2月10日,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海北坡公園步行道旁,在女貞樹上拍到的黃臀鵯。沈光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