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貴州省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馬桑菌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的菌棒上,圓潤飽滿、褐色厚實的馬桑菌競相生長,鮮嫩肥碩的菌蓋層層疊疊,農戶們正忙著採摘、分揀,臉上挂滿豐收的笑容。
“今年我們是第五次採摘馬桑菌,根據採摘情況來看,長勢比較飽滿,最好的一棒可以採摘一斤半到兩斤左右。”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村民熊文傑説。
村民們採摘好的馬桑菌
基地裏除了忙碌的村民,還有該村黨支部書記夏世江的身影,他正在向直播間的朋友們展示馬桑菌的長勢、生長環境和採摘過程,不少客戶都搶著下單,線下採摘和線上銷售同步火熱。
“除了線下銷售外,我們還通過直播帶貨拓寬銷售渠道,今天通過直播觀看人數有好幾百人,已經有10余個客戶下單。後期我們準備邀請專業的直播團隊來推廣我們田興村的馬桑菌和菌棒,讓我們馬桑菌走進家家戶戶,讓更多人吃上我們鮮香美味的馬桑菌。”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黨支部書記夏世江介紹。
基地裏農戶們正忙著採摘、分揀馬桑菌
為了發展好馬桑菌産業,後山鄉田興村通過盤活閒置資源,出資修建菌棒生産廠,實現産銷一體化發展。如今,馬桑菌産業不僅實現了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務工的願望,也讓大家有了穩定的收入。“馬桑菌基地就在我家門口,我在這裡主要負責採菌、製作菌棒,工資穩定離家也近。”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村民李開蓮説。
“通過多方努力建立了馬桑菌生産基地,今年我們已生産3萬餘棒菌棒,我們除了自己種植馬桑菌以外,我們的菌棒會對外銷售,同時我們還會對村民提供技術指導,有什麼問題我們都會提供幫助,讓村民都能種出合格、達標的馬桑菌,讓大家一起和村集體增收致富。”夏世江説。
後山鄉田興村生態資源豐富
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依託良好的林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菌菇特色産業,其中,馬桑菌種植基地面積10余畝,有5個大棚,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種植3000棒馬桑菌,預計産量4500斤,帶動200余人次就近就業,讓“土特産”成為鄉村振興“金飯碗”。
“我們充分利用優質的生態資源,通過林下産業發展,積極引導群眾發展馬桑菌、蜂蜜、蔬菜、高粱等産業。今後我們將繼續延伸産業鏈條,拓寬銷售渠道,盤活現有生態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産業,引導群眾探索更多經濟發展新路子,讓好生態為群眾帶來更多的效益。”夏世江介紹。(文/圖 龍蘋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