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八標項目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甕安河大橋主梁施工正在進行。建設者們克服天氣影響,科學調度,合理安排施工,確保項目建設優質高效推進。
正在建設中的甕安河大橋 攝影 羅吉麟
甕安河大橋位於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境內天文鎮和江界河鎮的交界處,跨越甕安河下游河谷,橋面全長395米,到河面高度約為200米,目前兩岸近百米高的橋墩已經建設完成,正進行主梁的混凝土澆築。
甕安河大橋主橋設計為跨徑(90+168+9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主梁採用挂籃懸臂澆築施工。施工現場,工程車來回穿梭將一車車混凝土運送到橋墩底部,並通過管道運輸到百米高的橋頂。
工人正在進行主梁混凝土澆築 攝影 曾妮
“像承臺和墩身都屬於大體積混凝土,我們除了做好正常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控制外,又增加了冷卻水管,有效地避免了混凝土開裂問題。” 中交路建甕馬鐵路八標項目總工趙申中説。
作為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甕安河大橋除主墩承臺、墩身、主梁等結構規模在同類橋梁中較大、品質與安全控制難度高外,施工環境也是面臨的一大挑戰。趙申仲介紹,甕安河大橋的難點一個是地理位置,橋墩位於兩岸的半山腰,施工場地受限,施工隊專門搭建了挂壁的棧橋,這個也是在國內首次應用;另一個建設難點是地理環境也比較複雜,邊坡的加固防護風險很高。
甕馬鐵路南北延伸線北起甕安延伸至遵義,南起馬場坪延伸至都勻,全長148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預計南延伸線及北延伸線甕安至天文段2025年底前建成通車。全線通車後,將進一步完善貴州區域鐵路網佈局,有效降低沿線大型貨企運輸成本,帶動沿線社會經濟發展。(文 李嶠橦 曾妮 羅吉麟 鐘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