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2018-04-11 18:10:27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楊坤林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老街南門入口(攝影 萬英平)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五一臨近,據統計,投資一千萬多元改造復建的土家文化休閒商業街區——湖北恩施州巴東野三關千年老街,已經成為三峽遊和鄉村遊線路的必選景點,市井商鋪、居民院落、四合天井,正在向遊客們再現昔日的繁華和濃厚的文化。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土家族廚房陳設(攝影 萬英平)

  這條老街總長超過2000米,樓房超過100余棟,居民超過500余戶。老街順勢而建,“對合街”、吊腳樓、三面鋪、木板屋,黛瓦飛檐、古藝雕窗、梭板櫃檯、幡錦招牌,走在青石板街道,閃念間,夢回千年。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土家族火塘陳設(攝影 萬英平)

  千年老街還在深度“整老”,湖北野三關鎮正在探索將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培育商業市場融合共生的以商養文、以文促商發展之路。

  重現老店風采,展示土家土著生活,將是千年老街最具魅惑的情節所在。人們可以通過能工巧匠從穿戴的金銀首飾到衣食住行,日常用品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街上原汁原味地傳承、續寫原創傳説。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滬渝高速公路位於野三關境內的泗渡河大橋 (攝影 孟祥來)

  野三關,地處鄂西屋脊——綠蔥坡山脈南麓,是“離東部最近的西部,離平原最近的高山”。它東距宜昌、西達恩施均只有百公里,是兩點間的中點,是過境恩施州的318國道、滬渝高速公路、宜萬鐵路三大陸路通道東大門。

  野三關,原名“勸農亭”。北宋寇準任巴東縣令時(西元981—983年,距今1030多年),曾來此勸農棄獵稼,後人建亭紀念,名“勸農亭”。清雍正八年(1730年),巴東縣衙將野三關巡檢司移遷至勸農亭,勸農亭遂被“野三關”替代沿用至今。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同治·宜昌府志387頁對野三關的記載(攝影 萬英平)

  野三關,歷史上為宜昌接壤恩施的邊關口子鎮,素有“西南門戶,鄂西重鎮”之稱(1932年巴東縣從宜昌劃入恩施,恩施地區始為八縣之治)。它既是通往四川的“鹽茶古道”、“川鹽入湘”(四川巫山碚石到湖南龍山)、官道驛站的鄂西節點,也是宜昌和恩施間馬幫馱運、挑夫和背夫肩挑背扛布匹、煤油等百貨進山以及山貨外運的大商道。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野三關老街三岔口地段,陽光斜照,炊煙氳氤。(攝影 萬英平)

  野三關,一直是武陵山區裏繁華的商業古鎮。施宜古道上的野三關“千年老街”——農亭街如今是最耀眼的,老街沿施宜古道邊東起大水井,向南延伸長約1500米,街道寬6米,中有一岔街連接著銀大路遺跡“十八步”(一整塊傾斜的巨石上鑿刻有18步臺階而得名),街道旁房屋多屬兩層木質(板壁屋)結構的私人樓房。解放前,老街公房只有小學、簡易師範、鄉公所、普善堂、漢王廟玉皇閣等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清·巴東縣誌對農亭街漢王廟的歷史記載(攝影 萬英平)

  野三關老街在清乾隆年間已是巴東的“十八集市”之一,建國後直至60年代末,仍是野三關的商業中心地帶。挑夫馬隊的繁盛,也推動了餐飲、驛棧行業的興旺,古道上呈現出“五里一小店,十里一大店”,“灶裏不熄火,路上不斷人”的繁榮景象。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老街上曾經最熱鬧的客棧——繁昌旅店(攝影 萬英平)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老式的手工餅店,古風濃厚(攝影 萬英平)

  千年老街,少有冷清。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宜昌郵政總局在野三關設郵政代辦所。

  清宣統元年(1909年)野三關開辦高等小學堂。

  民國初年,縣署在野三關設縣佐(縣令輔佐官員),處理後鄉政務。

  民國20年(1932年),賀龍率軍于野三關擊潰川軍戴天明部段少卿團。抗日戰爭時期,省立第四民眾教育館由蒲圻遷至野三關,野三關鎮居民180戶,人口千余,商號百餘家。

  民國年間,除信陵鎮外,僅有野三關、西瀼口有糕點鋪。匠工很忙,巴東縣含野三關在內有2部縫紉機、5戶銀匠開設銀樓、9處犁鏵廠。

  野三關很早就有了銀行,民國33年(1945年)9月,湖北銀行設野三關臨時辦事處。

  野三關很早就有了師範學校,民國36年春(1948年)巴東縣簡易師範學校遷入野三關。

  紅色文化濃墨重彩,民國29年(1941年)12月,中共建巴中心縣委成立,縣委機關設在野三關老街東側一處民宅內(現在民族小學)。

  1960年1月,全程71公里的綠(蔥坡)清(太坪)公路築竣,泥結碎石路從野三關老街西側街道背後平行而過。人們沿路為市,一天天逐漸繁華起來,老街卻日漸清冷。

  1969年12月,野(三關)榔(坪)公路(譚家村至八字嶺)建成通車,馬幫從此遠去,銀大路通行功能退居次位,老街民宅大都以居民生活居住為主。

  改革開放初期,當人們還習慣於吃住在當地“人民旅社”的時候,野三關鎮上出現了兩個最早的個體小飯館,一個是千年老街南門的“喝二兩”,一個是鎮北的“姊妹飯店”,1993年的《人民日報》以“野三關鎮經商妹”為題進行了特別報道。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市民正從經商老老店“喝二兩”門口經過(攝影 萬英平)

  30多年過去,太多人對它們耳熟能詳,“喝二兩”和“姊妹飯店”現已成為鎮上兩處地段名稱。1992年,野三關被錄入《中國著名鄉鎮》叢書。

【大美荊楚】【移動版 輪播圖】【恩施州】湖北巴東野三關千年古街成為旅遊新亮點

三峽酒業公司釀酒發酵車間場景(攝影 萬英平)

  千年老街周邊十公里半徑內,有世界第一高橋——泗渡河大橋景區、辛亥元勳鄧玉麟將軍故里——石橋坪等很多旅遊資源,野三關正在建成避暑消夏勝地、休閒度假養生福地和複合型旅遊目的地。(文 萬英平 )